匂宮出夢 作品

149,歸來

  現在,帶給他們無數回憶的男人,又以高調而壯觀的形式回來了,而巴黎,也忘卻了曾經的種種恩怨,張開她柔美的雙臂,以最熱烈的方式,歡迎征服者的迴歸。

  從城門到戰神廣場,再經過沿河街直到榮軍院,整條出殯路線上的樹木、燈柱和窗戶,都已經裝飾上了象徵黑紗,看上去猶如黑色的叢林一般。就連靜靜流淌的塞納河上,都飄著蒙上了黑紗的小船,以此來表示對皇帝的無限哀思。

  除了裝飾物之外,更重要的自然是人。

  而眼下,整個出殯路線上已經是人山人海,不光巴黎的市民們傾巢而出,湧到兩邊的街道和民居當中看熱鬧,就連巴黎附近的鄉民們,也不肯放過這個“適逢盛會”的機會,湧入到巴黎來見皇帝的最後一面。

  就在萬眾矚目之下,艾格隆帶著自己的將領們一起,跟隨著靈柩一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

  和之前不同,這一次雖然靈柩還是由炮車拖動,但是上面已經覆蓋著帝國的三色鷹徽國旗,還披上了波拿巴家族蜜蜂紋飾的絲絨,不過並不顯得多麼華麗,只是莊重而已。

  就在一瞬間,艾格隆就感覺到了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了這個被包裹起來的物件上面,低沉的吸氣聲匯聚在一起,然後就有人開始暗暗飲泣。

  和一路上一樣,在人群集聚的“情緒感染”效應之下,哭泣的人越來越多,哭聲匯聚在一起,聲響也越來越大,顯然,人們在真心實意地為皇帝哀悼,也在痛惜他居然在死後十幾年才得以返回他曾經統治過的地方。

  看著周圍盛大而又哀痛的場面,看著紛紛飲泣的市民們痛苦的神情。默默注視的艾格隆,心裡也感慨萬千。

  自己終究還是勝過了“歷史”。

  在原本的歷史線上,1840年底,奧爾良家族的七月王朝迎回了拿破崙的遺骨。

  不過,奧爾良家族這麼做,並不是因為他們真心喜歡拿破崙,而是因為自己是趕走了波旁王室主支“篡位上臺”,所以需要為國民樹立新的合法性,他們自然就想要迎合法國人普遍的懷念拿破崙情緒,以此來展示自己的寬仁。

  所以,他們對拿破崙的態度非常曖昧,一方面想要吹拿建立自己的合法性,一方面又怕吹過頭了讓波拿巴家族摘桃子,所以就搞得很小心,迎回拿破崙皇帝一事上,也體現出了這種曖昧糾結的情緒。

  在歷史上,拿破崙的靈柩是在北部海岸登陸,然後低調運到巴黎,途中也沒有舉辦什麼紀念活動。

  來到巴黎之後,為了避免爆發革命,奧爾良政府非常嚴肅的頒佈法令告知民眾,這次葬禮必須是一個嚴格的軍事行為,與普通人並無直接關係。

  想看遊行的觀眾必須買票參觀,禁止未經批准的參與。政府還拒絕了大批要求參與遊行的軍校學生的請求。

  不過,這批學生還是偷偷跟在末尾,並且沿途合唱《馬賽曲》,有人試圖阻止,這些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幾乎發生暴動。

  而民眾們也沒有理會王朝的禁令,大批民眾不顧風險,直接就在道路邊和看臺上恭迎皇帝的迴歸,出於“法不責眾”的原因,奧爾良王朝政府也沒有太過於嚴厲處置此事。

  當然,還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雖然這是拿破崙·波拿巴的葬禮,但是由於受到法國政府驅逐,波拿巴家族的成員沒有一位得以前來參加葬禮(當然,那時候的羅馬王也早已經不在人世了)。

  一想到這裡,艾格隆原本無比嚴肅的面孔,悄悄地浮現出了一抹微不可查的笑容。

  這是屬於勝利者的欣慰,也是屬於繼承者的驕傲。

  讓我來辦,這才是天經地義的,不是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