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192,鐵蹄




上次俄羅斯大使館參贊加曼寧伯爵拜訪他的時候,就已經讓他燃起了成為兩國溝通橋樑的興趣,而現在為俄羅斯的形象“孤軍奮戰”的處境,更是激發了他的熱情。



說到這裡,他又半真半假地嘆了口氣,“你我都知道,因為之前的種種往事,在波拿巴家族和沙皇皇室之間,存在著根深蒂固的敵意,我們互相厭棄互相蔑視,直到現在,我們還處於一種公開的敵對狀態當中……但我認為,這對我們兩國人民來說都是極其不利的,也是不公平的,我們應該心平氣和地坐下來,為兩個偉大國家的將來,好好地討論一下——”



對於艾格隆的調侃,普希金本來也只是付之一笑,但是他馬上心中一動,發覺自己找到了一個契機。



“託您的福,陛下,我在巴黎算是小小地出了名,人們都想看看,能和皇帝交朋友的外國詩人到底是什麼樣子。”普希金誠實做出了回答,“不過,他們看我的眼神,恐怕跟看雜技團的猴子差不多,他們只想看看我的臉,倒是沒有幾個人在乎我的詩……”



因為他知道,他的朋友的話確實是真的。



“陛下,您的意思是,我們兩個國家應該考慮和平相處,正常地面對彼此?”



“這倒確實沒錯。”普希金也承認,自己確實很享受被人追捧的感覺——無論這種追捧是來自於什麼原因。“所以,我非常感激您,如果沒有您的幫助,我和我的妻子恐怕永遠也無法在巴黎得到這麼大的名氣。”



…。。



很顯然,在這種名流齊聚的場合下,皇帝夫婦如果親切接待他們,更加會讓詩人名聲大噪。



雖然他故意用不經意的語氣說出來,但是艾格隆卻洞若觀火,一下子就察覺到了他的真實用意。



“現在不正是在解決嗎?”普希金茫然地反問,“現在,沙皇陛下的平叛大軍已經來到了華沙城下,很快波蘭的局勢就會得到解決了……”



但是,除了是“熱愛自由的浪漫主義詩人”之外,他也同樣是一個骨子裡的俄羅斯人,他難以接受帝國現有的領土從帝國分離後的惡果。



“難道不應該這樣嗎?”艾格隆笑著反問,“在我們的來往當中,你應該看得出來,我對俄羅斯人沒有任何敵意,我也從來都不會把往日的仇恨記在心上,所以……我從來都不會是我們兩個偉大國家友好相處的障礙,如果我們一直和現在這樣互相敵視,那責任絕對不會在我這裡。”



它可以和平,也可以統一,但是不可能同時都做到。



“沒錯,平叛很快就會成功,但是然後呢?”艾格隆先是點頭,然後又繼續反問,“難道你認為,這就是波蘭人民最後一次為自己的自由而努力嗎?如果波蘭人繼續遭受他們之前遭受的壓迫,那我認為波蘭的反抗會持續下去,甚至每一代人都會如此。”



凡是吞下去的土地,就不願意再吐出來。



所以,他決定要稍微有技巧一些,找到一個看似不經意的話題,然後切入進去,這樣就顯得好像只是臨時起意一樣了。



“因為現狀無法解決,所以選擇相信後人的智慧嗎?”艾格隆忍不住笑了出來。“哦,我明白,讓一個俄羅斯人放棄對土地的渴望,那是不可能的,哪怕是您,您只能以此來彌合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了。”



不過,艾格隆也不打算跟普希金說這麼掃興、而且也於事無補的話。



“哦……可憐的波蘭人。”於是,艾格隆順勢就聳了聳肩,然後輕輕嘆了口氣,“現在巴黎確實多了很多波蘭來的難民,我想你應該不會責備我向他們打開國門吧。”



如果是普通人,恐怕會因為輿論而選擇息事寧人,然而普希金一直是個暴脾氣,他從來都不打算退縮,他不光想要為自己的俄羅斯祖國挽回顏面,甚至還想要儘自己所能,去挽回已經跌落谷底法俄兩國的外交關係。



這種矛盾的心態,讓他很難說出違心的話為自己、為俄羅斯帝國辯護。



這種難得的殊榮,普希金當然不會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