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兒夢蟲 作品

第685章 鄭和的宿命!

 論及技術問題,首先是海船的遠洋航行能力。

 中國傳統海船,一直以來有著不具備遠洋航行能力,這其實只是刻板印象。

 從唐代開始,中國海船已經可以脫離海岸,進行一定距離的遠洋航行,比如唐代賈耽所著《廣州通海夷道》,記錄了一條從廣州經南洋、印度洋到西亞和東非的航線,其中從珈藍洲(今尼科巴群島)西行十餘日到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就是一條橫渡印度洋的遠洋航行。

 而後到了宋代,遠洋航行能力進一步發展,南洋西洋航線大多是遠洋直達,如《嶺外代答》記載“廣舶四十日到藍裡(今班達亞齊)住冬”,其他有藍裡到顧臨(進印度馬拉巴爾)三十天,顧臨到大食六十天,皆是遠洋直航的航線。

 而現在的大明王朝,則是遠航船隊的巔峰時期,不論是體量還是航線,都足以滿足跨洋航行的需求。

 其次就是導航技術,大航海時代的導航技術不像後來那麼複雜,橫跨大洋主要靠的是等緯度航行法,大明已經掌握的牽星術,就是一種簡單的測緯度方法。

 所以橫跨太平洋,只要找到黑潮的緯度,剩下來的交給洋流和西風帶便可,實際上即使不會測量緯度,只要能在倭國以西找到西風帶,橫渡太平洋也不是什麼難事。

 所以,從倭國橫跨太平洋抵達美洲,確實是充滿了可行性。

 但是這其中需要經歷的艱難險阻,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說的清楚的!

 “鄭公,沒必要親自去……”

 李弘壁話還沒說完,鄭和卻笑著搖了搖頭。

 “水師就我們三個主心骨,你是不可能去的,陛下也不可能同意你去;而梅殷將軍接下來很有可能繼續鎮守倭國,所以他也不可能去。”

 “這,就是我鄭和的宿命啊!”

 「今日第一更,兄弟們多多投票支持,萬分感謝!」

 談話結束。

 足利義持和後小松天皇神情麻木地被押送了出去。

 李弘壁則是召見了鄭和,二人繼續前面沒有聊完的話題。

 反正現在大局已定,只等皇帝陛下派遣專人和大軍過來,那麼他們這些有功將士就可以回京了。

 不過在這個時候,鄭和卻是提出了不一樣的意見。

 “弘壁,這一次我不準備回去了!”

 聽見鄭和這話,李弘壁先是一驚,隨後立刻就反應了過來。

 “你想要親自率領船隊前去神奇大陸?”

 “沒錯!”鄭和笑著點了點頭,整個人眼睛裡面都閃爍著精光。

 “自從弘壁你告訴了我海權的重要性後,我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大明現如今已經掌控了東海海權,而安南已經變成交趾,大明觸角也已經延伸到了南洋,所以南洋海權不久之後也會在我大明掌控之中。”

 “但是,大明想要徹底掌控安南和倭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且不談人員安置問題,光是每年的糧食損耗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安南那邊的情況,你我都是心知肚明,張輔乃是名將之才,可並不能徹底平定安南,說到底還是因為安南土著視大明為侵略者,所以張輔所部短時間內都不能離開安南,這每一天所消耗的錢糧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同樣的道理,大明想要徹底征服倭國,就必須向倭國派遣大量駐軍,這個數字少說都得要好幾萬人,基於倭人滅國之恨的敵視,這些將士隨時隨地都可能會遭遇危險,他們的糧草輜重等等都需要我大明提供,那更是加劇了這一負擔……”

 鄭和嘆了口氣,道:“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儘快找到神奇大陸,然後將那些高產糧食作物給帶回來!”

 “糧食越多,人口越多,將士就越多,而我大明也有更多餘力控制住這些關鍵要害之地,將海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聽完鄭和這些話語,李弘壁那是感慨萬千。

 誠如鄭和雖然,雖然大明派遣駐軍控制倭國,這對大明是極其有利的事情,但是很多問題也會隨之而來,就比如鄭和方才提及的駐軍問題。

 後世老美軍費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所有在他國駐軍的糧草輜重全都需要老美自己空運過去,為的就是防止地方百姓敵視老美大頭兵,然後在食物飲水等等中下毒。

 而且老美還厚顏無恥地逼迫這些所派遣駐軍的國家,給他們提供駐軍軍費,一同分擔這筆龐大的軍費開支,這些國家會承擔多數或至少半數的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