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兒夢蟲 作品

第727章 奇技淫巧還是愚昧無知

李弘壁看著鴉雀無聲的文武百官,嘴角慢慢上揚。

“奇技淫巧”的稱謂由來久矣。

科學在漫長的歷史中一直處於被打壓的地位,只是在明清時期擴大了外延,加劇了對科學技術的全方位封殺。

士農工商,分工古代的勞動人民中分化出了“工”這一專業人才。

工匠們運用自己的技術與能力在製陶、冶金、鑄造、建築等多方面開創了行業的廣闊天地,遺留了豐富的遺產。

然而因為儒學成為顯學,成為歷代王朝一直不可缺少的思想理論依據,工匠科技也遭受了滅頂之災,被蔑稱為“奇技淫巧”。

《尚書·泰誓下》中,起初“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是為了批判商紂王置祖宗基業於不顧,沉溺於玩樂取巧。

《禮記》中提到,“作淫聲、異服、奇技、奇器以疑眾,殺。”

而儒家門徒名教子弟,最擅長的就是歪曲先賢聖言,用自己的理解橫加批註甚至是解釋宣揚,從而讓這些所謂的聖賢之言變成替他們爭權奪利的工具。

一直等到了唐宋,“奇技淫巧”的不入流地位在開放包容的唐宋迎來轉機,四大發明之三就是這一階段的結晶。

隋唐時期經濟的繁榮提供了物質保障,商業手工業地位的抬升為科技的突飛猛進奠定了基礎。

但科舉考試製度將技術類的各門學科排除在外,“學而優則仕”的觀念將大量的知識分子們引入哲學、道德和文學領域。

前宋朝廷不但沒有像以往的統治者那樣視工巧之便為“奇技淫巧”,加以禁絕;相反,還制定了對出色的科技發明的獎勵制度,工匠們就有了研製技術與工具的動力。

而且在科技領域有突出才能的人通常會被列入“奇才異行”名錄,可以直接選拔進政府機構。馮繼升改良了火藥法,朝廷賜衣物束帛。

甚至前宋朝廷理念相當先進,深諳“要從娃娃抓起”之道,有意識培養科技人才,後世常常將古代的國子監、州縣學、書院看作是儒家經義的培訓基地,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思維定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