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134章 袁譚起反意

  此時的袁譚可謂意氣風發,領著軍隊一路北上,甘陵、安平、渤海、河間等地都被他縱兵劫掠一空。

  得知袁尚龜縮在中山的消息,袁譚揮軍直攻,而袁尚還沒能恢復元氣,手中的兵馬並不太多,無奈之下只能放棄中山,繼續向北逃竄投靠幽州的二哥袁熙去了。httpδ:/m.kuAisugg.nět

  袁譚將袁尚留下的兵馬全部吞沒,一時間頗有些兵強馬壯的感覺,於是雄心大發之下,竟然打起了反攻翼州的主意。

  曹操見他一直領兵在外不肯返回,也開始意識到了問題,派出使者去命他班師回城,袁譚卻置若罔聞,對曹操的命令根本不屑一顧。

  曹操得到使者回報之後勃然大怒,飛書一封斷絕了女兒與袁譚的婚事,隨即親自領大軍出征,兵鋒直指平原。

  野心膨脹的袁譚得到曹軍大舉進攻的消息,想來想去都沒有戰而勝之的信心,冥思苦想了幾天之後,突然想到了一個求助外援的辦法。

  於是他急忙寫了一封書信,命人快馬往荊州去向劉表求助。

  袁譚的算盤打得不錯,只要劉表肯出兵去攻打許都,曹操必定會撤兵回保大本營,自己的危機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劉表收到袁譚的求救信後拿不定主意,請來了劉備商議。

  劉備一直都在關注河北地區的局勢,對於戰事的走向猜測得要比劉表準確得多,所以他沉吟半晌之後,搖搖頭否決了出兵援助袁譚的事情。

  “如今曹操已破翼州,兵勢正盛,袁氏兄弟絕非其敵手,早晚必為操所擒,救之並無益處。何況曹操向來都有窺視荊州的意圖,我方更應該做的是養兵自守,絕不可輕舉妄動!”

  劉表自己並沒有什麼主見,劉備既然這麼說了,他也就沒了出兵的心思,只是問了一句:“既然如此,該如何拒絕袁譚才好?”

  劉備微微一笑:“可寫信給袁氏兄弟,就以和解為名,用詞委婉一些也就是了。”

  劉表點點頭,當即命人拿來竹簡筆墨,坐在案前低頭沉思片刻,先給袁譚寫了一封信。

  “君子違難,不適仇國。日前聞君屈膝降曹,則是忘先人之仇,棄手足之誼,而遺同盟之恥矣。若翼州不弟,當降心相從。待事定之後,使天下平其曲直,不亦高義耶?”

  (君子就算有難,也不會逃往敵國。之前聽說你屈膝向曹操投降,這是忘了先人的仇恨,放棄了手足之情,而使盟友感到羞恥的做法。如果統領翼州的袁尚沒有做弟弟的樣子,你這個哥哥也該受點委屈先服從他的命令。等與曹操的鬥爭平定之後,再將事情放到天下人面前評論是非對錯,豈不顯得你德高義重嗎?)

  寫完之後,劉表毫不停頓地再度揮墨,給袁尚也來了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