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134章 袁譚起反意

  “青州天性峭急,迷於曲直。君當先除曹操,以率先公之恨。事定之後,乃計曲直,不亦善乎?若迷而不返,則是韓盧、東郭自困於前,而遺田父之獲也。”

  (統管青州的袁譚天性急躁,難以分辨是非曲直。你應該先除曹操,為死去的父親報仇。等到戰事結束之後,再討論對錯,這樣做豈不是更加妥善?如果還執迷不悟下去,那就會像韓盧、東郭那樣,被田中的農夫白白撿了便宜。)

  他信中所說的韓盧、東郭,是一個成語由來。

  傳說天下跑得最快的狗名叫韓子盧,而跑得最快的兔子則叫東郭梭。

  某天有隻狗(韓子盧)追趕一隻兔子(東郭梭),雙方圍著三座山你追我跑地足足繞了五圈,因為速度都很快,所以狗最終沒能追上兔子,雙方都活生生累死在山腳下,結果被一個路過的農夫撿了大便宜。

  劉表在信中將袁氏兄弟比作了互相追逐後兩敗俱傷的狗兔,而那個撿便宜的農夫自然就是曹操了。

  袁譚很快收到了劉表的回信,看完之後又急又氣,這老傢伙除了在信裡說了一堆大道理之外,對於是否願意出兵援助的事情卻隻字不提。

  他無奈之下,知道自己絕對不會是曹操的對手,只能含恨放棄了平原城,將軍隊往東北開拔了上百里,退守去了渤海郡的南皮城。

  而曹操兵不血刃地拿下平原之後,打定了痛打落水狗的心思,又一鼓作氣指揮大軍追往南皮。

  南皮瀕臨黃河,境內水道眾多,時間又正值寒冬臘月,河水都被凍成了堅冰。

  曹軍的運糧船因此被困於河中,糧草一時間接濟不上,大軍難免有些軍心浮動。

  曹操急於追擊袁譚,眼看運糧船被困,當即下令徵集附近的老少百姓,去河道上砸冰拉船。

  這種天氣裡下水,能把人活活凍死,所以附近的百姓聽見消息後紛紛離家逃跑。

  曹操震怒之下,便傳令大軍搜捕百姓,有抗令不遵者立斬。

  老百姓因此恐懼不安,便推選了幾名德高望重的老者,作為代表來到曹操軍營裡乞求一條活路。

  曹操本就是個戲精,在接見了這群老者之後,竟然當場落下了幾滴眼淚,哽咽著說道:“百姓違我軍令,若是不殺,則吾號令難行,若是殺之,我心不忍。汝等回去後讓百姓快快往附近的山中藏匿,不要被我軍兵發現。”

  一句話說得幾名老者個個感激涕零,回去後將曹操的話一宣揚,老百姓感恩之下竟然自發選出了許多青壯勞力來幫曹軍開河拖船。

  解決了運糧船的問題之後,曹操大軍得以再度起行,很快便趕到了南皮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