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望塵莫及

 卯時,大臣們整整齊齊地站立在皇宮的正殿之上。

 大殿中佇立著的十根立柱,足足有三人之粗。其上雕刻著一條條威嚴的蟠龍,在雲紋之上盤桓,就如同蟠龍在雲海中遨遊一般。大殿的正前方,白玉砌成的臺階一步步向上而去,龍椅靜靜地端坐在高臺之上;臺階的正中,兩排金燦燦的扶手彰顯著帝王的華貴。

 此時,在大殿的高臺之上,宏偉的龍椅的側下方,擺放著一張的座椅。自從聖上命太子監國以來,太子便代替聖上,在早朝上同眾共商國事。

 此時,太子蕭納正身穿蜜黃色朝服,腰間繫玄色束帶,頭戴太子梁冠,端坐於龍椅下首的座位上,看上去氣勢磅礴。

 “眾位大人可有事要奏稟?”蕭納看向底下身著朝服,垂頭站著的眾人,問道。

 話落,朝堂了安靜了一瞬,遂有一人列隊而出,說道:

 “啟稟殿下,近日來青州、嘉州等地上書該地連日暴雨,多處河訊來襲。如此下去,恐農田受損,百姓遭災。青州、嘉州素為本朝糧倉重地,一旦河水氾濫,則後果不堪設想。懇請殿下早做打算。”

 說話之人正是戶部尚書邱深縱。

 蕭納點頭,“此事孤也有所耳聞。工部尚書何在?”

 “微臣在!”一人往旁跨了一步,雙手於胸前半臂處交疊,躬身答道。

 “青州、嘉州等地的河堤是否堅固?”蕭納問道。

 “回稟殿下,南方因水患較為頻繁,河堤建造之時便用了更多的石料,以有效抵禦雨水災害,往後亦年年均有檢視修繕。”

 “不可掉以輕心,再派人前去巡視,務必萬無一失!”蕭納沉聲說道,

 “是!”

 “戶部尚書,命青州、嘉州等地知府清點糧倉庫存,一旦發生災情,務必以百姓為重,立即開倉放糧!命臨近各府全力配合,調配糧食隨時施以援手!令各地醫署備好人手與藥材,謹防災後瘟疫發生!另,嚴密注意雨水災害,若發生災情,務必立馬回稟,不可耽擱!”

 “是!”二人領命退下。

 眾人又商議了一些事,蕭納便讓太監宣退朝了。

 “大理寺卿留步!”許知徽正隨著眾朝臣一同往外退去,忽的聽得上頭傳來的聲音,堪堪停住腳步。

 張毫均也聽得了這聲兒,微微地頓了頓腳步,復又抬腳隨眾人離開了。

 ……

 許知徽從東宮出來,長長的吐出一口氣。忽得,一陣風吹來,他冷不丁打了個寒顫。他這才發覺原來自己出了一身的汗。他穩了穩心神,加快腳步往大理寺走去。

 他拖著沉重的腳步,一路上心事重重。

 “殿下這是對他不滿了啊!”他心裡想著。

 方才,太子殿下於大殿上叫住了他後便一言不發地往東宮走去。他不知所謂何事,只能頂著烈日亦步亦趨地跟住殿下的腳步。殿下年僅二十出頭,又是習武之人,腳程自是快的,可他卻五十多歲的年紀了,老胳膊老腿的,這樣的快步行走讓他的體力快速的流失,他漸漸地有些吃不消了。可他看著前頭那抹挺拔傲然的身影,卻也不敢開口說話。殿下對朝臣素來是體恤的,不可能是疏忽了,只怕是自己有什麼差事沒有辦好才惹得殿下如此。他開始思考起近日裡大理寺發生的事兒,以此分散些注意力。

 這個招數倒是有些用處,從大殿到東宮的路沒有先前那般難走了。可一直到進了東宮議事殿,他也想不起來自己何處出了紕漏。直至殿下的聲音從上頭傳來:

 “許大人,聽聞大理寺將吏部官員孫鶴身亡的案子定為了服毒自盡,是與不是?”

 殿下語氣平平,就好似在詢問一件很是平常的事兒,可他就是覺得有一股無形的壓力向他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