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心 作品

第130章 樊樓對(中)

 “這一點我當然想到了,試問一下,通過買賣獲得的錢就能超過,種地獲得的錢,加上我說了殺肥羊的政策,土地兼併的問題就能得到部分緩解。”

 “雖然話題繞遠了,本官還是想要聽聽你那個殺肥羊的政策。”

 “好吧,我就說了,攤丁入畝政策。”這可是《雍正王朝》裡面用了大篇幅寫的文章,李衛讓乞丐宣傳攤丁入畝的妙招,在農村老家還是茶餘飯後的趣談。

 “攤丁入畝?本官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將丁銀攤入田賦徵收,廢除了以前的“人頭稅”。 朝廷放鬆對戶籍的控制,農民和手工業者從而可以自由遷徙,出賣勞動力。各路地方政府,查清各處地畝多少,按畝均攤稅賦。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當然士紳一體納糧這個政策,暫時還不適合說出來,當然不同於明朝,在大啟朝士紳雖然有一定的優惠,士紳還是要納糧的,為了改革的順利,能少動一點他人的利益,就要少動一點,畢竟從來都不會缺乏綏靖派,只要不要逼得太死,溫水煮青蛙之下,才是變革的上上之選。

 “小友當真是好計劃,一方面土地兼併多的人,就會交出更多的稅收,另外一方面,取消了那些人的戶籍限制,那麼他們就能從事更多的行業了,這樣子老百姓的生活就更多了,但是那個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人人都去做其他事情了,那麼糧食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還是那句話,飯是一口口吃的,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這些東西都太多了,太師大人您知道在下和福康公主兩人聯合成立的皇家銀行?”

 “這個我知道了,本官在大啟銀行裡面還有存款。可是這個糧食又有什麼關係,商人不從事生產,糧食還是不會增加的。反而因為很多人脫離了商業,可能出現糧食危機。”

 “成立皇商,皇家進入市場,通過皇家的權利,把控這個市場,進行宏觀調控。”

 “皇商,宏觀調控?”

 “還是要說糧食問題,如何提高生產力。”

 “方法有二,第一方面改進生產力,太師大人您知道遠古時期耕地需要多少人,現在耕地又需要多少人,曲轅犁的發明,提高了非常多的生產力,如果,我是說如果,某一天一個工具可以讓2、3個人就能治理50畝土地的時候,就不需要那麼多的人了。”

 “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太師大人有沒有想過直接免去農業稅。”

 這一次劉沆直接打斷李星群的話滿是震驚:“免去農業稅,你怎麼可能會提出這個想法?”

 李星群安撫說:“太師您先不要著急,聽我說完,學生知道學生的想法有些驚世駭俗,但是您聽學生說完之後,就知道了學生這樣做的合理性。”

 “好!本官強行忍下,聽你說完。暫且聽你說完,要是說不出一個一二三出來,那就別怪本官對你不客氣了,到時候滅掉你們李家,你也不要怪本官了。”

 李星群心裡一驚,他也知道到現在為止,這件話題已經止不住了,今天要是不能說出一個讓對方滿意的成果的話,可能今天也就交待在這裡了,李星群佯作鎮靜的說:“是這樣的,大人您知道生產一匹絲綢可以賺多少錢嗎?而一畝地的糧食產量又是多少?一畝茶葉的價格又是多少?又有多少的地適合耕種。俗話說得好,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天下攘攘,皆為利去。那麼是不是很多人都會選擇去經商?而茶葉商人,需要有人去採茶,絲綢商人需要工人去加工出絲綢,這些都是能賺錢的地方,普通百姓都能有求生的營計了。至於朝政的收入,我們可以新開一個稅收,叫個人所得稅,凡是收入在某個數字之上,就要叫稅,具體在哪個數字上,要看戶部根據收入情況具體調整,而且個人所得稅是可以階梯型調整的,每高一個層次就額外加收百分之五,最高徵收在百分之50,收入的越多,那麼繳納的稅就越多,為了保證稅收的運行,還需要成立一個專門的稅收機構,這個機構的權限必須要大,不能因為是管理稅收,就落在戶部之下,必須要在六部之上,才能保證稅收機制的落下。而農業稅也是在個人所得稅推行之後,才會廢除,這樣的好處就是提高那些從農人士的收入,他們就會有耕地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