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心 作品

第139章 初識韓夫子

 “就學問這一塊來說,在下師承於西華門的王異。”

 蘇鐵冠說:“王異?說實話在下第一次聽說這個名號。”

 這一次輪到李星群好奇了:“嗯?不知道蘇兄您出自於哪裡?”畢竟在哪裡都認識王異汴京城,突然有一個不認識的,不過轉念一想,這蘇鐵冠看起來年紀並不比自己大太多,師父是上一輩的事情了,這一代不認識也沒有什麼不合理的。

 蘇鐵冠回答說:“在下從蜀地而來。”

 “四川人嗦!”李星群下意識的說道。

 蘇鐵冠也是臉色一變的說:“原來是同鄉,不知道李兄歲何?”

 “二十有二還是有三的樣子,我自己也忘記自己的生日了。”按照前世的生日來說,現在還是二十二,按照這一世來說,是二十三的樣子。

 “那就是鄉弟了,愚兄添為一聲鄉兄了。”

 “那就真的是蘇兄了,和仲兄!”既然是同鄉那關係就不一樣了。

 “星群賢弟不知道是哪一年的進士?”

 “和仲兄參加今日的宴會必須是進士嗎?”

 “一般來說是的,當然如果是特別有才的學子也可以額外被邀請。愚兄不才在6年前考中的進士,只是因為需要為母守孝三年的緣故,這才回到了東京城。”

 李星群禮貌性的回答說:“還請蘇兄節哀了。”

 蘇鐵冠搖搖頭說:“此事已經過去了6年的時間了,死生有命罷了。此事暫且先不說了,根據賢弟你的表現來看,應該是收到邀請來的吧?”

 李星群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說:“算是吧!因為某些不好說的原因。”

 “既然不好說,那為兄也不好追問,回到最初我們兩人的問題,並不是為兄認為論語這部書太過老了,而是本朝名臣範希文在本朝大官家初登基的時候,就經歷了一次改革——慶曆改革。把之前的內容進行了修改,所以為了考上進士,慢慢的甚少有學子會選擇深度研究論語了。所以愚兄才會表現的有些吃驚。”

 李星群認真的點頭說:“是這樣的,但是我並不這樣看,就如同論語裡面說的那般,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裡面很多道理在鄉弟看來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

 “哦?這位學子不妨詳細說來聽聽。”這時又進來了一個看起來歲數頗大的男子,蓄的一頭美須,看起來特別有精神。

 “啊?是韓……”那個介於中年和老年之間的男子對蘇鐵冠使了一個眼神打斷了蘇鐵冠對他的稱呼。

 蘇鐵冠行禮說:“見過韓夫子。”

 “原來是蘇小友啊,時間過得真的快,6年前蘇小友的名聲絲毫不比現在李小友差。”

 李星群疑惑的說:“韓夫子您認識小人?”

 “當今東京城最有名的學子之一,誰會不認識,人生若只如初見,何時悲扇畫秋風!還有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名滿東京城,誰又不認識李小友。”

 “那都是小子的抄襲之作罷了。”

 “呵呵,既然是抄襲之作,小友抄襲的是誰的?那麼多學子想要找你的黑點,但是都沒有人找到你抄襲哪裡的文章,小友過於謙虛了。”

 “這真的不是……”叫韓夫子的人擺手示意李星群不要再說了。

 “小友這件事情是或不是你做的對於老夫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你看前朝文人賀知章說吹捧的那什麼狗屁的詩仙,文章確實寫的不錯,但哪又怎麼樣,一個失敗者罷了。”

 李星群微微皺眉,雖然從師姐那裡知道,前丞相晏文獻侮辱師姐夫柳三變的故事,看來在這些朝中大人看來,李白這樣的人就和柳三變差不多,作為李白的小粉絲,李星群搖頭說:“韓夫子您是長輩,在下是不該這樣說的,但是您知道的,從暴秦時期到現在,中間有多少的重臣,文人的極限無非就是一朝丞相,那麼多的丞相,真正能做到名留青史的人又有幾人,而這李太白先生,縱然沒有位極人臣,怕是日後也是大名鼎鼎的人了。”

 韓夫子冷笑的說:“呵呵,倒是本夫子看錯了人,名氣當真有那麼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