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中葵 作品

第四百四十章 法顛的秘密

    ()        當時的東夷族殘存的部落還掌握著一些高超的巫蠱之術,蚩尤的幾個手下找到了當時精通巫蠱之術的一個老蠱師,求他先是做法把蚩尤的魂魄從陰間帶回來,然後用深海蛟龍的骨頭製作的針,把蚩尤的屍體縫補了起來。

    按照計劃,只要完成最後一步,就可以讓蚩尤的魂魄重新進入自己身體,從而達到復活的結果。

    可惜啊!屍體殘缺了最重要的幾塊——可能是被什麼動物吃掉了吧!

    這大概就是人算不如天算吧!

    情急之下,他們找來另一個同樣身材高大的族人,想讓蚩尤的魂魄取代這人的魂魄,間接地實現蚩尤的復活。

    誰曾想,蚩尤的魂魄在進出陰間時受了傷,魂魄只在那人身體內容納了三天,便被那人自己的魂魄取代,不僅如此,它的天生神力也留在了這人的身體上。

    偷雞不成蝕把米!

    後來隨著東夷族部落的瓦解,這人憑藉著蚩尤的神力,自然成了一方諸侯,人稱蠱王。蠱王帶著三分之一的東夷族部落西遷至雲貴一帶——當然他們還獲悉了一個東夷族祖先在探索黃河下裂縫時得到的秘密。

    那就是在張家界所在的深山裡,同樣藏著一個古老的遺蹟——包括神秘的知識和能量。

    中間的事情,其實我已經知道了,和當時在張家界十萬大山深處山洞裡,假的韓建立說的差不多。

    他們這部分東夷族人找到了張家界深山中的古老遺蹟,一方面繼續鑽研自己的蠱術,另一方面開始了對古老遺蹟的探尋。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卻並不那麼順利!

    他們在探索過程中,被遺蹟中的神秘力量反噬,整個寨子的人都種了詛咒,終生不能離開寨子,否則渾身的皮肉會一點點腐爛掉,直到七七四十九天後疼痛而死。

    只有兩個人倖免於難。

    這倆人原本是蚩尤的副將,也是費九牛二虎之力湊齊蚩尤殘存屍體,並且想復活蚩尤的幾個人中的兩個。

    他們知道蠱王並非蚩尤復活,同時也知道他身上擁有至少三分之一的蚩尤神力,於是選擇效忠於他。

    這倆人選擇離開十萬大山,一方面想找到破解詛咒的方法,另一方面更想找到蚩尤遊蕩於人間的魂魄。斗轉星移,時過境遷,很快過去了幾百年。

    這倆人靠著祖先留下的蠱術不斷續命,續命,再續命……

    功夫不負有心人,蚩尤的魂魄還真被他們找到了,不過魂魄已經自然沉睡,並投胎轉世。

    這一世,蚩尤的魂魄投胎到了一個叫禹的體內,這是個肯吃苦,能受累的窮小夥子。

    禹為鯀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生於今內蒙南部一帶,後隨父遷徙於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堯時被封為夏伯,故又稱夏禹或伯。

    當堯之時,水逆行,氾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遠古的時候,洪水肆虐,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這時,出了兩位治水:鯀和他的兒子禹。他們治水的流傳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

    鯀是一個聰明能幹、造福民眾的英雄,他不但創制了農具耒耜,馴服駕馭了耕牛,教導人民播種五穀,創建城郭,更帶領人民築堤防洪,戰勝洪水。

    當時洪水實在太大了,鯀填了九年,依然是“滔滔洪水,無所止極”。鯀為了制服洪水,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不待天帝允許,私自取了“息壤”去治水,救黎民百姓。

    息壤是天庭中一種生長不息的土壤,取一點投向大地,就能積成山、堆成堤。鯀的行為觸怒了天帝,被天帝殛殺於羽山之野。

    鯀死後屍體三年不腐,天帝命人剖開他的肚子,肚子裡跳出一條虯龍,這就是鯀的兒子禹。大禹出生後,鯀的屍體化為一條黃'龍,永遠沉入了羽淵。

    治水英雄鯀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禹繼承父親的遺志,決心治理滔天的洪水。

    當然從禹出生的那一刻,蚩尤的兩個副將便一直在暗中保護他,並教會他一身本事,同時鍛鍊了他堅韌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