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槎客 作品

第228章 司馬,殺胡

 遭此前所未有的重創之後,草原各部共主巴彥汗大怒,親率十萬草原騎兵南下,兵鋒直指大同。

 王烈夷然無懼,親率三萬精兵來殺胡口迎擊。

 他先在陣前奮起神勇,憑一口鳳嘴大刀連斬十八名草原勇士悍將,而後攻守兼用、奇正相合,用一連串兵家手段將巴彥汗打得暈頭轉向十戰十敗,十萬大軍損失超過九成。

 巴彥汗狼狽逃回王庭後氣恨憂懼交加,竟至一病而亡。繼任的博圖汗年

幼,主動將王庭北遷,以避王烈鋒芒。

 原名“參合口”的殺胡口,也正是因為這一戰才改名。

 此戰之後,朝廷降下褒獎,封王烈為平虜伯,授職大同總督,領兵部尚書銜。

 王烈也因東南與北地的兩場戰事,被譽為當世名將,因其擅用大刀,所領兵部尚書之職別稱“大司馬”,因此世人皆稱其為“大刀王司馬”。

 在北方邊境,草原蠻族聞“大刀王司馬”之名而變色,在王烈重新豎起的葦編界牆外望而卻步,無一人敢輕越雷池。

 然而人是一種最善於忘卻的動物,古往今來最大的教訓,便是從來不懂吸取教訓。

 近年來,王烈年歲漸長,而草原蠻族的新生代力量已經成長,已蠢蠢欲動地準備興兵為父輩復仇,這便是近年邊境再起紛爭,而且爭端呈擴大趨勢的緣由。

 去年冬天草原上的雪災,則成了引發蠻族各部全面南下的直接誘因。

 見劉彬毫不猶豫地表態,王烈很是欣慰地點頭,又道:“用兵之道在奇正相合。蠻族兵來,老夫自當提大軍正面相迎,卻還需一旅偏師襲擾敵後。我欲令蘅兒做這支偏師的主將,你思慮縝密,行事穩重,可為她副貳。”

 劉彬吃了一驚:“蘅小姐?”

 王烈笑道:“放心,這丫頭天縱之才,武功兵法一半是老夫教導一半卻似天授,到如今皆青出於藍。若非女子之身,將來成就必然在老夫之上。”

 一旁的王蘅卻有些不服氣地道:“爹,女兒便是女子,將來也未必不能建立更勝您老的功業!”

 王烈大笑:“好,為父便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