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槎客 作品

第240章 詞有新調,聯無絕對

 第240章詞有新調,聯無絕對

 一炷香的時間說長不長,但能被各家山長帶來望江樓赴會的,無一不是各書院中的卓然出群之輩,所以都在時限內完成詩作上交了書稿。

 顧鏞將手中一疊詩稿揚了一揚,笑道:“諸生佳作,畢集於此。玉堂,下面便由你將這些詩作一一誦讀出來,請諸位山長一同品評。”

 “是。”

 韓騏上前,接過詩稿後,便從最上面一首開始朗聲誦讀:“《七絕·錢塘春行》,吹皺西湖二月風……”

 一首讀罷,便由七位山長與顧鏞出言點評。

 他們說得雖以勉勵之語居多,但詩作優劣長短,各自都已瞭然於心。

 讀到最後兩首,卻是最先完成上交的沈聰與馬驥詩作。

 韓騏已讀了十幾首詩作,似已有些疲倦,所以將沈聰的一首《七律·錢塘懷古》讀得有氣沒力,平白損了這首上佳詩作的三分格調。

 沈聰在一旁暗恨得咬牙切齒,表面上卻又勢必不能顯露出來,忍得很是辛苦。

 先前被這首詞作驚豔而致“當局者迷”的眾人被一心找茬挑刺而能“旁觀者清”的沈聰一言警醒,這才想起這首詞的詞牌卻是前所未見,一時不覺驚疑不定。

 一首詞讀罷,望江樓上一片靜寂。

 區區百餘文字,竟呈現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豪邁氣象,寫景壯偉,聲調激越,匠心獨運之妙,言語難以盡述。

 七位山長中,除了杜衡為避嫌而未發一語,其餘六位紛紛出言附和,這卻並非趨炎附勢,而是當真歎為觀止。

 沈聰先前只是有所發現後下意識喊出心聲,此刻才醒悟此舉太過魯莽,但話已出口,便如箭已離弦無法收回,只能硬著頭皮起身向眾人團團一揖,又向顧鏞躬身道:“學生沈聰,先被這首絕妙好詞震撼,後來發現一點問題,一時驚詫之下有失點檢,還請大人恕罪。”

 這首詞先以大筆濃墨勾畫杭州,寫盡這地理之形勝、市井之繁華;又用寥寥數語,點出西湖美景,百姓安樂。最後的“歸去鳳池誇”之語,又暗含對顧鏞早日歸京益受重用的祝頌。

 沈聰道:“學生雖不敢自誇學富五車,卻也讀過幾首詞作,識得一些詞牌,這首‘望海潮’卻是聞所未聞,不知出於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