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槎客 作品

第240章 詞有新調,聯無絕對

 顧鏞深深看了他一眼,笑道:“無妨,本官也正想知道這首詞哪裡有問題,沈學子但說無妨。”

 等到顧鏞等人點評了這首詩,均給出“難得佳作”評語之後,韓騏精神一振,展開最後一頁詩稿,放開音量抑揚頓挫讀道:“《望海潮》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眾人一時側目而視,目光中滿是驚愕。

 半晌之後,顧鏞首次沒有在七位山長之後發言,搖頭讚歎道:“有這一首詞珠玉在前,天下恐無人敢再寫杭州了!”

 “不對!”原本面如死灰的沈聰忽地想到什麼,大聲道,“這首詞寫得不對!”

 顧鏞環顧眾人,微笑道:“不知這首《望海潮》是哪位學子所做?”

 馬驥從容起身,向上拱手道:“學生馬驥,此詞正是拙作。”

 顧鏞笑道:“如此便馬學子請為大家一解疑惑。”

 馬驥坦然道:“這詞牌確實並非前人所有,而是學生因被窗外大潮觸動,臨時新創新調。”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

 沈聰本能地便要開口譏諷,總算先前已失言一次有了警覺,硬生生將要出口的話嚥了下去。

 不過他不說話,自有人替他說出想說的話,旁邊一位山長皺眉道:“詞牌諸調自有章法,馬學子妄言新創,是否太過輕狂?”

 馬驥拱手淡然道:“我輩所用詞牌,當初亦是故人新創。焉知十年百年之後,《望海潮》不是後人所用詞牌?”

 若沒有那首足以傳世的《望海潮》在先,他此語會顯得太過狂妄無知,但如今眾人聽來,下意識便生出“理該如此”的念頭。

 顧鏞鼓掌稱善,為馬驥這首詞定下基調:“馬學子說得雖是詩詞之道,卻何嘗不是治國為證之道?御政之首,鼎新革故,若一味因循守舊,不敢想古人之未想,不敢言古人之未言,又如何令我大虞遠邁漢唐?”

 如今朝野都在傳說隆安帝李琿銳意革新,欲盡除積弊而振興大虞,眾人聽顧鏞將馬驥之言與變法大事聯繫起來,哪還敢再出言臧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