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38章 風和日薄滿丹霄

 蘆頌父親曾在此地為官,少小時也在此居住過,因此談及歸德城滔滔不絕,如數家珍。

 即便是仝三郎嘗來此出入經營,也是聽得歎為觀止。

 而柳二郎和虢三娘更是神怡,雖然二人也是顯宦人家,大晟君臨城更是天下三大雄城之首,但二人依舊為此而心怡。這歸德城乃是眾人罕見的雄城,除了蘆頌、仝三郎,其他幾個也是第一次踏足此地。

 “我們這就進城嗎?”宗六郎躍躍欲試。

 “暫不進城,我們在城外休整,這幾日且先收拾消息,然後再定行止!”風鳴做了安排,這也是他與三郎商議而定下來的。

 一路上幾人雖然未做商量,但已經默默做了分工,關於行程安排及每個人的行動舉止皆由風鳴決定,而地面上的行動坐臥以及俗務接應全部交由仝三郎處理,官面人物及明處的消息往來是蘆頌的本份,而最後的決斷專行則交到了宗三郎手上。畢竟三郎是宗家嫡子,如此大事非宗家子弟不能掌握。且宗三郎少年老成,又有幾人幫襯並不至於犯下大錯。至於其他四人一切行止皆不可孟浪行事,其中兩個小子不必說,柳二郎與虢三娘畢竟不是大肇人士,語言習俗頗有不同,低調行事才能不露破綻。

 大肇重視商貿,不禁宵夜以及草市,因此歸德城外也是鄉里縱橫,人丁興盛。丹水的兩條支流夾著歸德城成為城池天然的護城河道,尤其是東側護城河若非上游有水門河堤收窄,即便是大號的客舟商船也能直接駛入。只是因為城防需要,隔絕了水路,往來船隻只能在距離歸德城外的鳳尾埠靠岸,圍著船埠的鳳尾裡已經成為成為丹南最大的水陸碼頭,沿著官道和河道客棧貨棧鱗次有序,概因此處不僅設有巡檢、茶酒監等,東京商稅院也在此設立監察,各色人等沒有完稅憑證莫說南下東京,即便是這歸德城也是進去不得,由於往來商旅過於稠密,當時是不可能完成報稅核算計課流程的,大多都要在成為過夜,因此鳳尾裡之興盛遠勝尋常縣城。

 一行人之所以去船而換了騾車也是為了行走便利,雖然客舟能更早到此,但是因為此間商船客舟實在眾多,帆檣如雲並非過獎。大肇與別國不同,乃是優先著貨船先行,而客舟雖然有專用巡檢柵口,也常常被貨船先佔著了,因此客舟往往只能在河上過夜,這也形成了此間獨特的一門生意,乃是溱水水市,即便是下不的船,但是河上往來畫舫莫說吃喝,青樓歌舫也是不缺,只是這類畫舫也是一概戌時離岸,卯時靠岸,船上客人倒是可以在此時優先過柵了。若是就靜靜地排隊過柵,恐怕兩三日也排不到。

 而車駕騾馬等行人商販走陸路反而過關時更為便利,概因陸路並無大宗承運買賣,即便是大商隊有個十餘車就算極多了。巡檢先是按人丁收了腳稅錢,貨物勘察審計也是利落。還有城內達官顯貴、文學士子皆以車馬出行郊遊,這些人等皆不是好相與的,因此巡丁們更是勤快辦事免遭麻煩。

 幾人分乘了三輛騾車,大肇缺少馬匹,邊地還好說,到了內地皆以騾子、驢子為馱,即便有用水牛、駱駝的也並非罕見,但是甚少用的起馬匹的,若是有用馬匹的必是達官顯貴。三輛騾車前後各三人,宗三郎和六郎居中,這輛車上乃是行囊盤纏所在,仝霽雲贈與的上好兵刃也隱匿於此。大肇內陸禁止兵戈,若是查獲則前功盡廢。

 “這歸德城是北斗七星鎮城之一嗎?”柳二郎與蘆頌、仝三郎在前車上,風鳴則招呼虢三娘與仝十一郎殿後,只要是柳二郎在哪裡,談笑風生則是必然的。

 “正是,”雖然雄城已是肉眼可見,其實尚有一段距離,過了巡檢便是鳳尾裡,饒是心裡有些不安,蘆頌還是繼續侃侃而談。

 “這五方五斗上達九霄,下應黎庶,乃是上古炎黃始祖時,依著伏羲人皇先天之數,令六相分巡天下,擇地而開政治,延續五帝乃至三代,由大舜明五常,大禹興五教,由此以上天五斗星辰德行於人間建立朝廷。”

 柳二郎自然是知道這些的,畢竟道宗淵源於此,如無上古始祖定了人間規範,後世道祖和先師如何能發揚光大,開道法先河,啟民智文風呢。

 中夏先祖三千年前的圭臬依舊指導今世之事,感同身受的是三綱五常人間道德,觸手可及的是數千年不易的城池殿宇,是百世延續的宗法禮儀。就以五方五斗的雄城為典範,天下雄城對應凌霄星斗,以天南地北,陰陽靜動,對應在神洲之地,大宇太宗武帝時命三公三監建五斗都邑。淵源到了如今,西陸佔據東鬥五城,大晟得了西鬥四城,而大綦則攬據中鬥三城及南斗六城,大肇則佔據北斗七城,此二十五城俱是天下大城,反而只有大宇朝對應北極帝星的故都早已湮沒於塵埃之中,現如今只剩下崑崙墟這麼一個傳奇之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