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54章 人間哪有真如意

 饒是天中城小心伺候,也不可能湊出能讓東丹正使看得上眼的整套樂班,更何況是伺候胡人,許多有底細的官妓也來推脫,還是尋了民間私妓,才湊出菩薩蠻隊舞班子,大約十三四人。

 本來這也沒甚古怪地方,但是結合後面的故事,便有些蹊蹺。

 使團離開天中城乃是六月十日,走了半日便往山路而去,進山當晚還是在較大的鄉里駐紮,但是第二日起,這使團行為便詭異起來。據說當晚駐紮,乃是大肇禁軍在外,團團扈衛住使團在中間一處商人別院居住,畢竟只是個方圓二三里的鄉里,稍許動靜便路人皆知,夜裡便聽到莊園內部大呼小叫起來,且火光瑩瑩,人來人往的熱鬧的緊,鄉人以為是胡人風俗,只是吵到後半夜便沒了動靜,待寅時有人來看,竟發覺這許多人竟開始收拾行裝,就這麼大張旗鼓的來,悄無聲息的走了。

 然後,再問沿途城鄉,竟都未見到使團在城中駐紮了。

 “也就是說,十一日以來,這上千人竟是如行軍般,在野外駐紮?”

 蘆頌不免奇怪。

 且不說東丹使團是什麼德行,就拿大肇這些文武官員,哪裡有城池不入,野外紮營的道理,這等辛苦豈是這些京城養尊處優之輩所能忍受的?

 但畢竟這麼大的隊伍,便是不入城,採買消耗也是個大數字,仝三郎這些走慣了遠海的更知道其中講究。

 畢竟一艘海船遠行數月,不過百十人吃喝用度便須準備的滿滿當當,只要是靠港,首要的便是補充輜重。哪怕是在內地行走,上千人的隊伍僅憑隨身攜帶,決不能滿足需要。

 仝三郎便只看哪裡有短期大額髮賣吃穿飲食,且還是官府出面的,比對之後,自然就知道了這使團的行徑。

 但是當他將沿途大概的售賣之物綜合起來看,還是有些奇怪。

 說到這裡,鬼瞳便拿出記錄的冊子,這些是三娘按著賬目謄抄了的。大肇畢竟是商貿發達,只看這賬目規範便遠勝諸國,而三娘身為刺奸,又是女子,其中一項本領便是研習各國文書賬簿,於是這謄抄歸納了流水賬,再拿出來的,只看收支清晰,條目清楚,按著時間、地點、批次和種類皆一筆筆的分列出來,比之老賬房所差的只是沒有副貼各類計支憑信了。

 於是,幾個人細細看了下來,便是元三兒這等字都認識不全之人,也看出問題。

 “便是上千人吃飯,也用不了這麼許多木炭、食鹽吧?”

 “何止這些,買來的香料數量也有些古怪。”

 這些買賣都是許多筆分散開的,但是合計一處就不對了。三天時間,合計購買木炭兩千斤,食鹽八百斤,桂枝花椒等各買了五六擔,甚至還在沿途一個燒石灰的土窯買了所有的千斤生石灰。

 “按照壽昌縣府衙記錄來推算,咱們大肇人丁每日用鹽四錢八分(大肇一斤合現代596.8克,一斤十六兩,一兩十錢,一錢十分),東丹使團不足五百人,接伴禁軍兩個騎兵指揮,合計八百人。”

 智全寶畢竟是管著全縣治安與廂軍操練,這些事情自然是稔熟於胸。

 “粗略算來,一日消耗最多四十斤,難不成這些人是打算販賣不成?”

 “其餘之物也有些用量過度啊。”

 柳瑒看著單子,便是自家宅邸,幾日間也用不了這麼許多。

 “是啊,這麼大的量,便是醃肉豈不是也能醃怕不下兩千斤吧?”

 元三兒常混跡於酒店瓦肆,就按著最熟悉的廚房雜務,脫口而出。豈料他這一句話,竟讓所有人大驚失色,食鹽、木炭、生石灰,這炎炎夏日,若說防腐保鮮,豈能少的了這些?

 若果真如此,這使團還真是發生了了不得的大事。

 本來還以為發現了使團行跡而沾沾自喜的仝氏兄弟,聞言更是瞠目結舌。仝三郎再拿起賬單詳細看了幾遍,真應該給自己一個大耳刮子。

 明明是常在海上待著的,這明明是遠海捕魚保鮮的法子,用食鹽將鮮魚抹了,若是巨大海物則開膛破肚,將內外都抹了,船艙底下鋪上木炭,直接將海貨鋪上去,然後將船艙裝滿封上;至於龍涎香之類,則用麻布裹了,用生石灰裝入瓦缸,然後再把龍涎香封進去幹燥水分。

 只是陸地之上如此用量還能保存什麼?細想起來,幾個人只覺得手腳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