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65章 把人心事分明說

 元二兒從旁補充,十一郎繼續說道。

 “正是如此,尤其是許多海上漢子,到頭來,骨頭都被海水沁透了,若無這等大補之物,怕是連路都走不了,因此此物不愁銷路,只缺上品。豈料這次來,竟說有大買主一口價吃下了上千斤好膠,他這手裡還是因為老主顧,人家還給他留了些。”

 “數千斤?此物作價幾何?”

 高州富貴人家都是用虎骨合酒或者直接用鹿血的,還有海東狻參,柳瑒對這蓼膠並不瞭解。倒讓十一郎洋洋得意,心想還有你柳二郎不知道的玩意兒?話音裡也透著炫耀,

 “咱那小舟裡,就裝了幾片,這膠一片也就二兩左右,一兩蓼膠一兩銀,因此能一口氣吃下上千斤,也算是出手闊綽了。”

 “按常理,這等土貨生意,即便有這樣的莽撞人闖進來,賣家也不會搭理,實在是壞了規矩。這貿易裡面沒有牙行參與?”

 “怎麼沒參與,聽這商人說起,他也責備這蓼谷縣壞了規矩,但卻也沒埋怨牙人和坐商,乃是當地官府做中人,有朝廷官員領著幾個東邊蠻子來,私下裡也說了,這些蠻子買了回去自己用,也不是常來常往,僅此一次,下不為例,又談了一個好價錢,才不得已發了貨。”

 原來如此,大肇官員幫幾個蠻子拉生意,除非這些蠻子是東丹使臣,否則這些文官哪裡能低下身子幹這等事,也正因為是使團的東丹顯貴,才能拿出這筆巨資採買此物,恐怕也是拿回去討綺裡太后歡心的,也是因此才說僅此一次,下不為例。

 “看來十有八九是使團!”

 十一郎掏出一個油布包裹的物件,扔給三郎,

 “十分確定,必是東丹使團無疑了。”

 三郎打開來看,原來是一柄長五寸,厚五分的羊脂玉雕琢的玉匕,上面鏨金,匕鞘也是金鑲玉的,玉匕手柄乃是韻味十足的琢磨成狼頭,這等材料和工藝非大玉工不可為,樣式則是東丹貴族常用的,看來必是東丹御製器物。

 “那蠻子沒多少現銀,都是用這等美玉折價的,算起來這坐商又賺了一筆,這玩意兒便是便宜賣給這商人的,算是做些補償。”

 柳瑒拿過來仔細把玩一番,

 “這等上好玉料和大工,在高州也能作價百萬錢,只能是東丹貴人或者部落大人所用,刀體沒有任何徽記,必是東丹朝廷御製賜下來的。”

 總算是有了確實消息。

 三郎心底卻有根心絃被扯動。

 蓼谷?

 今天才發覺幾個可疑之人去了蓼谷,現在又發覺使團也與這地方有關,難不成有人走在了自己前面?

 “密函裡說,還有人在查詢使團,你們怎麼知曉得?可發現了具體人嗎?”

 “我們問了許多行商,至少三個人告訴我們,這五日來,已經有好幾撥人來打聽消息,都是問路上可曾遇到朝廷大股隊伍,或者是有無看到許多東丹蠻子,有一個常作山中土藥山貨買賣的,遇到詢問之人最多,說五日之內,毫不相連的三撥人都來問過。”

 “他如何知道這些人毫不相連?”

 “因為他每每告訴後來者,已經有人來問過這些事,而這後來之人,也如我們一樣,反而仔細詢問起是什麼人來打聽此事。”

 “你們問出來這些人有什麼特徵嗎?”

 “這三撥人都是由熟識的商人領來的,第一撥一人,問的最詳細,來來回回繞著打聽,好似衙門中人,看說話方式最似衙門裡面的押司節級,軟硬兼施的手段,定是個審案老手;第二撥三人,問的最精準,這腳商提到路過哪些地方,這幾個人都拿話來印證,這腳商提起前面來問話之人,這三人問了才幾句話,似乎已經知道那人身份,便匆匆走了;前日來的第三撥,是兩個人,問的最全面,甚至問到了各地特產,聽聞已經有兩撥人來問過,也把這些人曾問過的話聽了一遍,也是這二人說話態度最和善,還留下利市作謝,十分講規矩,但即便如此,也隱隱的透著官威。”

 “其中一人可是高大黑麵中年人?”

 “正是,你怎麼知道?”

 三郎與柳瑒、三娘心情瞬間激盪起來,果然這夥人去蓼谷縣是別有目的,此目的竟與自己一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三娘只是大街上的一瞥,就抓住了一夥人的痕跡。

 “元二哥,咱們抓緊回去,蓼谷縣咱們是非去不可了。”

 幾個人回到莊子,剛剛邁入小院的內堂,便看到智全寶、風鳴與元三兒已經等著了,看來已經回來了一陣子,在元三兒的伺候下,智全寶與風鳴這酒勁兒已經消去大半,這會兒三個人正坐在一起喝飲子,還煮著湯水等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