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66章 百尺樓看波光溢

 聽聞這些事都彙集到了蓼谷縣,這個自己的老家和丈人家所在地方,智全寶神色凝重。此地雖然是他們兄弟祖宗墳塋所在,但除了墳前掃跡甚少回去,便是孃家叔叔也是派人過來。

 原因其實也是簡單,便是現任蓼谷知縣總是首鼠兩端於兩判之間,而縣丞、縣尉則附尾於右判,雖然不至於當面為難智家兄弟,但為了避免橫生枝節,智家兄弟也少來走動,彼此也算相安無事。

 而他丈人家雙親早就過了身,這媳婦的叔父也是當地有頭有臉人物,安居鄉下也算是怡然自得,縣衙也不去招惹,而且此人不只是‘田主’還是‘膠戶’中的魁首,也曾任當地‘膠行’行老,年限屆滿,前歲才退下來,即便如此也是良田百頃,傢俬鉅萬,只是蓼膠生意,智家兄弟經營藥鋪雖也涉獵,但畢竟不是大宗買賣。

 因此三郎提起這茬,智全寶也只能領著大夥兒去找此人瞭解詳情。至於蓼谷縣地理。智全寶自然是熟識的,若是再與丈人家裡一起參詳,上千人的隊伍無論如何也能找出來。

 雖然已是夜半三更,智全寶還是往後宅去尋夫人。幾個人還說著話,誰想一炷香不到功夫,智二哥的夫人步金蓮在智全寶陪著竟款款而來,臉上也只掛了淡妝,用團扇半遮了面容,裙帶生風而來,走的還比智全寶快上幾分,可見是這少婦自己急著過來的。

 雖然已經嫁為人妻,但還是天性爛漫的本質,再加上智全寶的寵愛,智家上下的榮養,這一對鳳眼總是閃爍風華,比如此時,聽聞眾人要去蓼谷縣辦事,便即刻收拾了過來,而智全寶也不以為意。須知,大肇不比大綦那般婦人如男兒一般能自立門戶,大肇已經是講究婦女大防,否則慈聖太后又豈會讓凰後稱帝獨美在前?

 因此眾人見到智家二嫂進來,即便收拾儀容,起來拜見,這步金蓮也沒尋常婦人那麼多轉折,只問了需她配合之事,最後還叮囑智全寶拂曉便派人先行告知叔父,也好讓家裡有些準備,留下智全寶與諸人說話,便風風火火的拉著三娘出去了,這便是要去做回家省親準備了。

 直到最後,智全寶索性與風鳴擠在一處過夜,原來那智家二嫂早就打算拉著三娘陪她,智全寶對於步金蓮是實實在在的寵愛,一來是他兄長也是這副模樣,二郎是有樣學樣,二來,這兩位金蓮當初還未過門便幫著智家逃過一場無妄之災,成婚之後不僅內宅安靖,兄弟二人在外事業也風生水起,綜合起來,兄弟二人更是對自己妻子寵愛有加,因此不似其他豪商,莫說納妾,便是舞姬樂班也不曾教養一個,也算是丹陽城婦人有口皆碑,男人們皆暗自取笑的典故。

 雖然只是借返鄉省親名義,也不能做的過於單薄露出破綻,於是佛曉便派了元二兒和步金蓮帶過來的老家人回去報信準備,一個是往智家老宅子去,告知族人智二郎回來祭拜祖宗,一個是往步家田主宅子,告知侄女婿夫妻回來探望,來的匆忙也讓這田主不避客套,只在家等著便可。

 然後智全寶根據昨夜的商議開始佈置,至於回鄉應有之物,那都是庫房裡搬來便是。早上,得到信兒的大嫂也出來幫忙,看智全寶還帶著一群師兄弟同去,便也不開口多問,畢竟是讀書人家的姑娘,確實有智家主母的風采。

 於是智全寶等人騎著騾馬,其中智全寶、風鳴、元三兒騎馬,其餘人用騾子,還有三匹馬也是牽著走,這是專門做替換之用的,元三兒騎馬是作往來消息傳遞的,風鳴則取了白蠟長杆子作騎乘護衛。

 智家二嫂及侍女保姆分乘了兩輛廂車,後面還跟著四輛車,都是祭祖與省親所需,還有慰問鄉黨的土貨,另有四五個莊客騎著騾子跟著,浩浩蕩蕩便往蓼谷縣去了。

 路過丹陽城時,不知為何,三郎總覺得心裡發慌,這還是從雲湫啟程後的頭一遭,看出三郎有些魂不守舍,風鳴跨馬過來說話。

 智全寶本來是策馬在前,也放緩了步伐,於是智全寶、三郎、風鳴、柳瑒四人並轡而行,仝十一郎反而放開速度,跑到前面去了。

 “六師兄,咱們全都撒了出去,不會給對方露出破綻吧?”

 三郎只是感覺不好,卻也沒個具體思路,只能想到哪說哪。

 “若說前些日子,咱當著自家弟兄面也不怕被說膽子怯了,卻是不敢如此輕易離開府城,”智全寶絕非沒腦子的莽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