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80章 拔宅危巔窮勝踐

 “名公,您看我們是否往山下面去?”

 既然山上不明就裡,而這裡已經伏屍遍野,自然霄春臣建議承公挪步而下。

 “不必,就在這附近尋個攻守便宜地方,賊人約定下面有人接應,咱們也不可大意,至於附近道觀也不必考慮,如今局面模糊,咱們身處明處,一動不如一靜!”

 承公不假思索便做了決斷,兩個武人領著二三護衛押著一眾賊人,而霄春臣等幾個輕傷的也用著智全寶他們留下的傷藥為傷者敷用。

 而那兩個受傷的武人,當時無力再戰其實更多地乃是因傷脫力,他們四個作為承公近衛,其實內裡是綴著皮甲的,因此一個雖然被劈在後背,一個被撅到大腿,其實並未傷筋動骨,些許外傷雖也看著駭人,只需小心包紮便無隱患,所以這時候也硬撐著依舊護衛承公與公良參軍身側。

 而六郎也靠著出色武技和卓異表現,反而肩負起外圍警備之責,掩護一行人緩緩往下坡側面山路狹處安排,如此狹隘無論賊人從上下而來,皆是一夫當關,總能拖延許多時候。

 再說智全寶四人三騎一路轉折而上,轉過山路來到個能隱約瞧得見縹雲閣的山曲處,抬望眼只看縹雲閣那裡依稀可辨一縷青煙之上。

 “果然出事了,”

 這裡距離縹雲閣別院正門也就是轉過山磴再上去百十步就到,幾個人下了坐騎開始整備。其實三人是攜帶了鐵葉子甲衣的,只是方才乃是翻山越嶺的走山路,若是著甲反而不利穿林過莽。

 這時不明敵情,又有宮牆擋在外面,因此不敢大意,於是仔細披掛起來,智全寶看這提轄身量與自己差相彷彿,便把備甲讓給他穿上。

 四個人都不用長兵刃,除了三郎皆操持弓箭在手上,三郎斜揹著繩索抓鉤,手持短刃坐在風鳴身後,等連人帶坐騎都蓄足了力,然後便全力而上,這個時候是將神特的速度發揮到極致,一點都不做保留。

 三人乃是師兄弟,自然配合默契,這提轄也不是混吃等死的閒散軍漢,也是騎兵出身,三特便在這狹窄山路上作蜂尾長刺般直摜了來,到了縹雲閣別院門前才豁然開朗。

 畢竟是昔日行宮,三丈宮牆牢牢把這山路攔住,二層三丈宮樓盤踞其上,若是有十幾個神射手便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雄關。

 然而,此時宮門內外一片狼藉,宮門處留著兩三人正搬弄屍首,打算把這宮門拾掇出來一個通道來,而宮牆上面卻也站了幾個人,卻沒有強弓勁弩,只有一個操持獵弓,其餘的長槍、梭鏢、哨棒,也沒個規範,二三個攏在一起作閒。

 “殺!”

 那提轄眼見如此,瞋目裂眥,兜頭就衝了上去,這幾個站著的男女他是一個都沒見過,而躺在地上的頗有幾個護衛穿著,如何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只看他張弓搭箭,勁弓錚錚拉滿,一隻重箭便朝宮牆上面過去,一個倒黴的只慘叫一聲便被摜胸射穿了,智全寶並不擅長箭術,卻也拿著輕箭快射,壓制牆上賊人不能還射,而風鳴則驅馳而進,一箭射倒宮門內一人,另兩個見狀也不知該挺槍而上,還是去關閉宮門,這時候三郎飛身而下,一貓腰勢若脫兔便往宮門而來。

 說是宮門,其實只是一個正門,左右掖門都是徒有其表裝飾之用,而這一道正門也不過闊丈,門道縱深十步而已,三郎拾階而上也不過一息。對面那人欺他年少,便挺槍刺來,所謂寸短寸險,三郎仗著自己身量矮小,那槍頭只能往頭顱脖頸而來,於是等到槍頭就在面前才側身避開用短刃貼著進去,這賊人看短刃朝著手掌而來,來不及收槍,只能放手而退,如此又擋住了後面那人上前,三郎便收刃於胸前,右手反持,左手託底,直撞進他懷裡,不僅刺倒此人,後面那人也被撞個趔趄,往後面退去,為了穩住身形,中路也放開了,三郎又拔刃箭步進去,直把短刃插在此人膻中穴上,直至盡沒鋒刃。

 三郎側身於門道內,三騎已經衝了進來。

 “三郎接著,”

 風鳴將一柄前銳後斜的闊口手刀遞給三郎,他也抄了刀轉身落地,人分左右往門樓上來,解決上面殘敵,其餘二人不做耽擱只往裡面衝。

 闖過宮門往裡面百十來步便是縹雲閣的山門,而從宮門起這宮牆便將整個縹雲閣牢牢裹住,自下而上呈梭形,這山門也是左右掖牆連接宮牆,倒把前院做的好似甕城般,只是這夥賊人連宮門等尚未關閉,又如何能將這第二道關口嚴密防守。再看這道山門乃是三間三樓式歇山架構,,飛簷翹角,錯落有致,四根立柱和門楣具用的是方形石條,端的是堅固耐用,可惜此處一個人影都沒有,就這麼放任智全寶二人突入,那提轄對這裡結構知根知底,二人穿了進來,也不調整速度,就往前殿裡面來,也顧不得前殿王靈官法相莊嚴,畢竟這地上來不及收拾的屍首散落,一片狼藉也沒見這真神顯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