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85章 只道書來無過雁

 可惜人家只要想說話,誰也擋不住,反之,亦然。

 “按理說堅持到二十二歲便能出宮,即便留用也是升官發財的好事,最多熬到二十七八必然出去,豈料這巫金蓮就在二十一歲那一年私自跑了!”

 “皇城內外不用無根腳之人,她便是跑了,一家子人都不要了?”

 這便是大肇制度,禁城之內便是個灑掃廁所的也是清白人家出身,而宦官也不同於列國,乃是有著所謂宦官世家的,當然並非是一家人世世代代做宦官,若是宦官還能有後豈不怪哉!

 乃是國朝初立,太祖為了防範寺人藏奸,創設入內內侍省掌內庭事,原內侍省則成了兼差宿衛的辦事機構。文人有學而優則仕,宦官也是忠用而顯貴,得用之內官便可進入專司如隸屬入內內侍省的御藥院、內東門司等,再進能掌管宮閣,然後為走馬承受,或為戰時臨戰監軍。

 太祖恩准了當時為諸軍監軍的十二位大璫,許收義子一人入宮,以為制度,特旨許收二名至多五名義子,且上下連保連坐,太宗加恩五人,宣宗止一人,也就是隻有這十八位宦門能薦舉義子入宮。而大肇宦官人數之少也是世間罕有,比如此時禁中宦官總共不足八十人,其餘皆是女官與吏人充任。

 而大璫也只有推薦義子入宮之權,至於入宮如何安置乃是樞密院、宣徽院管理,如同大肇軍制一般,將門虎子也門蔭從軍,或為軍將,皆是樞密院安置。

 如此制度,便是阻絕僥倖之人,扼斷不臣之心,因此這巫金蓮能入選皇城司,還成為察子,家世清白乃是基礎,層層保薦,環環相扣,如此還能出事,怎麼能是簡單突發事件?

 “所以事情便是這麼奇特,皇城司只能報請引見司前往其籍貫拿辦問責!可惜這巫金蓮所謂的原籍,壓根兒沒有這麼一戶人家!而當年推薦她的老察子外放之後沒兩年就難產死了,這就成了個無頭案子!”

 難怪父親說皇城司遠不如當年登雲閣,我觀這些人行事並不遜於雲僕們,但是到了此處才知道父親所指。

 三郎聽著心中也有所領悟,原來一個團隊最大的本事不是隻有把鋒利的刀,還要有堅固的盾,不能建立周全制度,即便是強者如林的團隊也不過是個透風的破屋子,想到這裡,三郎也有個疑問,難怪父親如此高看那個不知名的對手,這些時日以來,大夥兒也斬斷了對方數條枝幹,但現在看來哪裡算的什麼枝幹,至多算是枝葉罷了,知道活捉了這巫不同,才算稍稍貼近核心。

 這對手確實與父親不遑多讓。

 “而直到應天府上報提刑司三金蓮案,看了公文、供詞與干犯畫影,才讓咱們知道這逃走的梅兒原來成了現在的巫金蓮,誰能想到本來是追拿逃人的簡單事,竟發展成如今局面!”

 所謂三金蓮案其實是三件案子合稱,乃是巫氏詐婚案、松某誣告案與松某、巫某勾結巨匪亂市案,若非案件頗有些傳奇,再有應天府左通判小題大做,本來也不會惹人關注。

 然而,探事司月曜竟發生從來未有這逃人案,且竟是有些蹊蹺的,難免惹起物議,甚至驚動了慈聖,雖然內部也是互有傾軋,但是眼看諸司也都來看笑話,七曜也是同仇敵愾,非要把這人找出來。

 如何來查一個可以逃走的察子,其實不只是技術活兒,更是熬力氣的枯燥事。資深察子擅長的就是追查暗諜,隱匿行跡,尋常那等查案手法用到此處,簡直是雕蟲小技。

 根據登雲閣傳承下來的經驗,某人只要活著,必然是要與其他人打交道的,而如果一個有大本事的人,甚少甘於平庸或者長期隱遁的,更何況一個本來就能得到相對自由之人,冒著必死的風險逃走,唯一的可能便是做了大事或者要做大事!

 因此七曜一方面自查,一方面收攏國內近期一切奇聞異事或者疑難案件文檔上來,終於在千百件文案中,將這三金蓮案翻了出來,並大致確認便是此人。

 而追拿逃人乃是探事司的本份,難怪這女子揶揄營丘栿去御史臺上告,無論如何,皇城司那是因為追查逃人才出京辦事,而且這逃人竟與應天府官場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真要報上去只怕麻煩的還是營丘栿父子。

 話說到這裡,彼此間才放下些芥蒂,若是彼此非敵是友,那就好辦了。

 “你們潛藏此地,沒順著右判那條線查出他們之間的聯繫?”

 營丘栿巴不得能因巫金蓮把右判拉下馬來。

 “你的心思大家都明白,咱們不牽扯其中,但既然你問了,我也給你個答案,確實有聯繫,但是想把右判牽扯進來難!便是今日事,一個個人犯落網,只怕你也拿不到直接拿捏右判的東西!”

 話說到這麼直白,營丘栿也不認為對方是在敷衍,他也明白右判與父親不是兩個人的爭權奪利,若是如此簡單就能解決,他父子也不必折騰這麼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