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94章 萬里雲屯瓜步晚

 宗淑等人面見此老人,急忙下拜,柳瑒、虢三娘與智金寶不明就裡也跟著下拜。

 “起來吧,也就是三郎,咱們爺倆是多久沒見了,還有幾位小友是生面孔,是誰的後輩啊?”

 這老人也不拘禮,還是急著洗手,雷厲忙把銅盆捧起來方便老人使用,而源淨也抽出懷中巾帕雙手託著候老人使用,宗淑讓三人起身,來介紹此老人。

 原來這老人這不道不俗的打扮,加之不修邊幅的髮髻鬍鬚,但實打實是宗淑他們的師叔,當然不是集真觀同門師叔,乃是清虛宗復真觀的掌院主持。

 只是此老從來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上次拜見此老還是師尊親子也是宗淑的師兄金鼎客十二歲‘安太歲’才見了一面,概因是師尊與師母聚少離多,而師母懷胎之時,師祖突然登仙,師尊倉促接替掌門之位,塵俗之緣盡斷,以至於金師兄自幼身體孱弱,才在這‘安太歲’時請了宗門師弟,復真觀紫芝真人來扶持。

 這位紫芝真人便是扶搖子同門師弟廣逸真人嫡傳弟子,也是衣缽傳人,而紫芝真人不僅道理修為純正,還傳承下來其師門道醫精華。

 只是這位宗門師叔經歷卻頗耐人尋味,昔日廣逸真人以絕倫道法及精湛醫術,治癒了太宗內外創傷,因此復真觀雖然當時名聲不顯,卻一躍欽定成為縱橫天台山所有道觀總領,因天台山又稱當峹,故有當峹道門總領之稱,而廣逸真人也成為當峹清虛宗諸院總掌院。

 至宣宗朝,廣逸真人奉詔遣弟子晉懷隱往東京任尚藥奉御,因其醫術高明,累遷至翰林醫官使,雖然只是七品,卻是僅次於主管翰林醫管局的諸醫官之首,隸屬翰林院也是清貴之官,出入是宮闈,往來皆權貴,官卑而位高,人微然名顯,更加之其學問通今博古,和睦同僚,於是明元年間便在前人基礎上,與同僚共同整理編次各類方劑萬餘首,編列成卷,而得宣宗親自作序,是為《明元聖惠方》。

 但是之後蹊蹺之事便發生了,慶康三年宣宗沉痾良久,晉懷隱親侍湯藥於御前,卻突然獲准出宮去京返回復真觀,而就在他離開大內旬日後,宣宗就昏迷不醒,直至崩逝再未醒來。

 而晉懷隱返回復真觀不久便接替主持之位,自此便深居簡出、少問世事,聽說那次前往西崑崙,也是這位師叔十餘年中罕見之事,莫說師叔如此,復真觀也是如此般閉門卻掃漸漸淡出人們視野之外,若非今日天罡羽士重出江湖,恐怕世人都忘了他們的存在。

 因此,宗淑見到這位同宗師叔,更是天台山名義上的道門領袖,竟有些不真實的恍惚感。

 “你這小子,可比你父親穩當,便是他青年時,若是碰到我也不免問東問西,你這小小年紀把許多事都憋在心裡,可知過思壽不久嗎?”

 老人擦乾了手,讓源淨把巾帕扔到水盆內,一會兒有人拿出去用沸水濯洗,當然源淨再粗疏也不會再拿來用了。老人自顧自的將雙手放在香爐上香薰,邊仔細燻到每個地方,邊說話。

 “師長面前,哪有小子說話的地方,早知道師叔出關,弟子當早先來問安!”

 宗淑恭恭敬敬的說道。

 “呸,說起話來和你父親一樣滴水不漏,好好地隨他下山,卻學了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

 話說到這裡,宗淑也不好搭話,所謂話說一半,便是半真半假。有句話是真的,宗淑他們這麼久都沒想到復真觀還有這份淵源,別說是他,就算久居此地的土著智全寶都忘了還有這麼一個師叔的存在。

 “不說廢話了,隨我來看看吧。”

 老人不慌不忙,餘者也只能小心伺候著。

 穿過正殿來到後面道士們的居所,只看這處房舍也該是某個法師房間。推門而入,還有兩個道童在內,看護著床榻上躺著的人,窗樞都合上了,只覺得有些悶熱,若非薰香一直點著,還掩不住血腥氣,至於香氣與藥氣混合,也不衝突,反而有些相得益彰,幾個人進來還覺得自身元氣也止不住的快速恢復。

 “若不是用這定魄復元香來加強其心力,只怕早就斷了生機!”

 此人其實傷口只有一處,就是巨闕穴附近,如今這裡被緊緊纏上,看不出創傷如何,再看此人面龐,除了元二兒,還能是誰!

 “元二兒哥兒!”

 先喊出來的是智金寶,他實在想不到元二兒怎麼躺在這裡,然後才想到他怎麼成了這副樣子。胖財主急的跳腳,又是作揖又是下跪,被旁人急忙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