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125章 千里風光萃綺筵

 關於這份任命,宗淑著實大吃一驚,何止是他,眾人都有些吃驚。

 宗淑的吃驚是,他本以為承公顧及他父親的顏面,會給他個親從差使,而如此重用於他,只怕承公與父親之間也有著不為人知的紐帶。哪怕是表面上,徵辟自己這麼一個小兒,無疑讓世人認為宣宗時代的新政骨幹與御前近臣的力量已經整合起來,當今天子掌握的力量已經足以在太后歸政後順利掌控朝廷。看著紫舒輈、紫舒軏、蒼龍固、蘆頌等人若有所思後不同反應,宗淑確定這是承公的神來之筆,實在是借篷使風的高手啊!

 畢竟經略司幹辦公事權重但位卑,其中風師兄是要走武人道路的,這一任命對他的資歷大有裨益,而霄春臣與自己在外人面前恐怕仕宦子弟、紈絝末學的以為更多一些。霄春臣的父親已經大用,而他對於承公既有出手相救之誼,又是維繫丹南武人的紐帶,還是與營丘家有著緊密聯繫之人,一身功夫當然不能與風鳴相提並論,但是對付尋常之輩也是能信手拈來的,於情於理這一任命都算恰到好處。

 風鳴也是明白人,直率質樸並不意味著不通人情世故,面對天子重臣親眷的拉攏,何樂而不為?分明這就是自己要走的路,分明有條捷徑,憑什麼不走?這時候故作清高那是不識抬舉,即便是旁人眼裡也是欺世盜名之徒。

 楊永節作為同主管經略安撫使司公事名義上便是他們幾人的主官,可實際上風鳴、霄春臣、宗淑則是承公親自調配,而雷厲與源淨也被承公安排來整備應天府在城駐泊禁軍及教閱廂軍,他二人都還有樞府的調用軍令,即便是經撫司也只能臨時徵調,延宕到楊永節的薦舉落實,他二人也需履新。

 而楊永節作為駐泊兵馬鈐轄兼丹南諸城管界同都巡檢使,霄都監也好,廂軍馬步都指揮使也都刻意奉承,推薦不少才幹,畢竟這整備之事名義上還是楊鈐轄總領,而未來這位楊鈐轄少不得再進一步,成為路分兵馬鈐轄,那是便是丹南路武臣第一人,便可稱之為楊路分了。

 楊永節真正可使用的乃是彰小乙、智全寶以及智全寶推薦的蓼谷縣都頭豐髯公襄承勖,還有便是風鳴推薦的仝維。

 如果承公作為經帥掌握的是大幕府,而未設分管軍政的經略安撫副使的,楊永節便是掌握核心武力的總管,其屬下便構成了小幕府。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奎九兒這麼個芝麻綠豆的小人物也因為在鳳尾埠巡檢遇害後的突出表現,也是調任清平埠巡檢,而仝維更是作了應天府四面巡檢,而智全寶更是以教閱廂軍左廂副指揮使兼任應天府城東西廂巡檢使而再上層樓,襄承勖則接了智全寶原來的差使,鳳尾埠新任巡檢則落在了元三兒身上。他們幾個那都是切實差遣,並非監司差遣,也就是說未來即便罷經撫司,也不影響他們的差使。

 宗淑與風鳴、蘆頌細細盤算承公這人事安排,還真是做到了滴水不漏。對於自己人如公良吉符那是無限制的充分放權,而對於三位京城暗查來的人物,講究個大小相制,異論相攪。

 公良吉符從中制約蒼龍固與紫舒軏的聯繫,還用營丘大判與霄都監分化楊永節軍權。用他與風鳴還有霄春臣作為承公的鷹爪,不只是看重他們的能力,更是看重他們與許多人物的緊密關係。

 眼看著安排的差不多了,承公頷首示意下,除了京城三位官人及楊永節,眾人魚貫退下,但是公良吉符將營丘父子三人、霄都監父子二人、元知縣、由縣尉、風鳴、蘆頌、宗淑、萊觀幾人留了下來,一起轉到後堂說話,

 前堂則由兆薄、舟雲、典義、觀天四人守衛著,不許他人貿然進來。

 這便是經帥與佐貳官和幕僚們的第一次正式議事,紫舒輈雖然不是經撫司官員,但作為朝廷敕使也是列席與會,面對一眾屬下,彼此不必客套。

 還是有公良吉符,如今的經撫參議,代為宣佈議事內容:

 其一,欒大判一眾人處置辦法;其二,縹雲峰大案處置措施安排;其三,丹南路諸城監軍縣巡視安排;其四,東丹使團接伴使與朝廷客省管勾公事於應天府交接事處置。

 言簡意賅四件事,件件都是麻煩事!

 然而等到議事之後,承公卻又縮小了會議規模,此時除了四位朝官與公良參軍,只留下了營丘大判、營丘栿、蘆頌與宗淑、風鳴了。

 “咱們再說幾件大事,這幾件事茲事體大,不得不慎,”

 承公親自安排,並囑咐道,

 “某下來要說的話,只有諸君知曉,除了紫舒舍人,幾位主官即日起有任何與這些事有關行止,必須通過專人轉遞,不可再通過其餘人,公良參軍便由營丘衡甫應承,蒼判官則由蘆秉文應承,楊鈐轄安排風清鵬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