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139章 既向靜中觀性分

 最希望將東丹使團之事早日了結的便是營丘潭,畢竟他更著眼於應天府本地事務,這些事越早交出去,無論再發生什麼,這責任也砸不到應天府上。

 “不為今日之事,東丹使團那邊也不是那麼好應對的,”

 承公開口道,

 “公良參謀,你便把如今之實情宣之於眾吧。”

 “承公!”

 蒼龍固按理不會如此不顧禮數的插話,如此看來事情絕非小可,

 “公良參謀公佈前,是否咱們先把規矩定下來,也是方便大夥兒日後行事。”

 “此事便交給判官來斟酌。”

 接下來蒼龍固要求的可不是君子之約,而是上下共保,便是把楊永節、營丘潭、霄瑟夜也拉了進來。

 而聽了公良吉符所言,風鳴、宗淑、雷厲、源淨四人反而是心下平靜許多,許多事情褪去神秘面紗,露出真面目,便好對症下藥了。

 “既然今日於府衙發現疑屍,便先說起與此相關之事,如今已能確信縹雲峰案這些匪眾都與一股勢力相關,這股勢力便是已經消聲滅跡一甲子的淨世白蓮魔教!”

 公良吉符聲音和緩,但是許多人都為之震駭,尤其是二位走馬,實不知巨盜案竟牽扯出如此驚天大事來。

 “此事在縹雲峰上已有所徵兆,這些日子裡,咱們也細密查訪確信無疑,無論這些人根底究竟如何,現在扯起來的招牌便是淨世白蓮,這些人多在山北夾縫在橫山戎與內地之間活動,此番作亂據悉也與橫山戎有關。據聞這淨世白蓮的魔頭,自稱三元三天神主聖君的化身,用些小恩小惠的手段蠱惑人心,那些歪門邪道的道義頗能愚弄橫山蠻子,無論頭領還是部眾,廣受推崇,這次南下只怕也與近年來橫山戎離心離德之勢有關。”

 這裡是經撫司,本就負責一切軍民事務,針對本路察查出來的痕跡,自然是協調諸路監司配合,當然,若是公對公的指望大肇各路之間的辦事效率,只怕承公卸任了,也不見得能有結果回來。

 然而橫山戎便是秋氏與蛇氏的出身之地,有這等資源如何不去調用,但也是通過中樞公事公辦,而有了北面老長官,如今東府首相畢公來協調,自然是順利的很。

 這番道理倒是讓宗淑對自己的父親人脈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原來以為是誰都能辦成的平常事,竟然也需一國冢宰來協調處置,試想若是父親坐在承公的位子上,又是何等局面,轉瞬他又搖了搖頭,只怕父親真若坐在這個位子上,天下許多人都會坐立不安了。

 只是他卻忘了自己乃是面對著諸位上官,些小舉動,也沒逃過公良參謀法眼。

 “世衡,可是若有所思,無論有甚所慮,只管講來,咱們也並非把所有事情講過了,才許討論!”

 公良吉符本來想當做沒看見,但轉瞬又意識到了什麼,便和顏悅色的對這宗淑說道,

 “你也是那日在場之人,這些事都是有所聯繫,你之偶得,或大有裨益!”

 兩位走馬還不清楚這麼個半大孩子為何參與其中,忽聽公良參謀這麼說,那內臣還未反應過來,這羽微行已經心有所悟,宗家子弟,自己怎麼就忽略了,他依稀記得當今天子少年時便每每翻看其父宣宗實錄,尤對承守真、宗放二人多為青睞,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便是,若慶康之事交付承、宗這等持重端方、敏於世故之臣,也不會如此狼狽。

 那時節他便知道,天子對於慶康新黨並非如外人那般信重,昔日少年如今早已是城府在胸的青年人,不同於大綦那位凰帝的幾個兒子,當今大肇天子已經距離百步只差跬步,斷無靜極思動的道理。

 而他也不是唯一被天子派出來觀察地方的,而他的核心任務便是觀察哪些臣子可以信用,還有哪些青年才俊能夠成為未來秉政的助力,僅丹南路便是文有紫舒輈,武有他羽微行,便是如此用心。然而他也知道此時三堂之內,還有太后的眼線也是一樣的使命,所以彼此也都小心翼翼的完成自己的任務。

 還在他萬千思慮湧現時,宗淑已經明白他該如何回話了,

 “經帥,諸位長官,公良參謀,卑職方才聞言,卻是略有所思,尤其是思及橫山戎近況,確實讓人不勝唏噓!”

 他藉機將話題順著公良吉符的意思展開,

 “卑職本是西崑崙人士,叔父就在秋帥帳下聽用,更何況師門還有幾位師兄便是常在山北行走,以往我大肇境內販賣良馬、青鹽為主業,然而最近常有書信提及,這幾年來,橫山戎竟輸良馬往大綦而去,只因這大綦邊地武將疏忽馬政,便以高價收購橫山良馬充數,而且於橫山內大綦寶錢流通之廣也不亞於我大肇通寶。這些蠻夷本來便是畏威而不懷德,因小利而絕大義,長此下去,只怕東丹這邊亂起,橫山那邊也耐不住性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