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165章 擊竹作聲方省悟

 福昌縣原本是欒大判的根基,承公高拿低放,繞過了許多欒大判的黨羽,比如福昌縣,除了縣令遠謫,其餘的依舊如故,如今看來這些人果然各有各的門道,但殊途同歸都是上了賊船。

 不同於壽安縣只是個把吏目私開側門,這裡是大大方方的三扇門都打開了,出來迎客的便是近來勤勤懇懇,經常留宿衙門的縣主簿,再仔細看縣尉領著一眾吏目出來,有押司、手分、貼司數人,還有幾個衙役。

 這邊敬玉博也忍不住調侃,

 “好大陣仗,有這麼些人何必還要等賊人過來,自己放火不更周全?”

 萊觀無可奈何道,

 “前人數載之功豈能是旬日內便能化解的?況且這些人賊心不死,賊膽有限的緊!若是不招惹外賊來,豈敢下手?”

 “這些人所圖為何?如此拼了身家性命,就不怕竹籃打水一場空嗎?”

 萊觀搖了搖頭,

 “這些人最多也就是選人出身的微末官員,如今雖然承公沒有追責,這些人的前途也就如此了,選人改京官之路斷絕,那他還有什麼事是不敢做的?其餘更不過是胥吏,世代更替,官員流轉又與他們何干?但是這些胥吏這些年已經被驕縱了,便是我已經是忍無可忍,難道他們不自知?難不成還指望這些妄人知道進退?唯放手一搏,死中求活罷了!”

 都說流水的知縣,鐵打的押司,但是如果胥吏們與官員利益鈕合的深了,那進了肚子的油水又豈能捨得吐出來,天下胥吏都是一副嘴臉,只是壽安縣的吏目們還保持著基本的素質與臉面,而福昌縣這些吏員早已經淪為上位者的爪牙,毫無底線的積累下盈盈罪惡,若非承公放長線釣大魚,萊觀即便還未扶正也是準備下手了。

 果然,那幾輛馬車已經掉頭又轉回來了,到了衙門口甚至不做耽擱,就準備徑直進去。

 “動手吧,這些賊人必然是準備進去放火,再不快些,只怕來不及了!”

 萊觀此時卻一改方才的焦急繼續說道,

 “他們若是在街面上放火,必然是全都射殺了,可既然他們進去了,咱們卻不必這麼著急!”

 丹修有些莫名其妙還要再說話,那金曜星君卻說話了,

 “你們年齡相仿,只是城府卻差了太多,丹舍人,某勸你一句,若是有機會還是早日外放出去,不把這親民官做遍了,又如何懂得做官呢?”

 這話也就是皇城司能說的如此直白,而同為侍奉官,這金曜星君也將丹修視為自己人,因此也願意點撥兩句,可在萊觀眼裡只怕是有敲山震虎的意思。

 “今夜賊人襲擊了幾處地方,所謂虛虛實實,但是即便是虛招賊人都做到了實處,可若是我們太過小家子氣,那明日裡我們可就不好做事了!”

 敬玉博更是一隻腳還在官場外面,更是不明所以,但是丹修卻把想說的話憋住了,臉色有些漲紅。

 萊觀有些話不好說,說的含蓄了倒顯得為自己開脫,還是金曜星君把話說明白了,

 “好不容易把這些蛇鼠蟲蟻湊到一起,若是不一網打盡,難不成還等他們捲土重來?某些人久慕天恩卻不知進退,也是該讓他們清醒清醒了!”

 丹修這才有些木然的坐下了,再看萊觀還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倒是有些敬佩此人,總以為自己懷才不遇,遇到大事才發覺自己遲鈍的利害,皇城探事司的掌事人親身至此,豈能只是因為某些鼠輩在地方作祟的,原來大內已經對於某些人忍無可忍了,雌虎只是略顯疲態,某些豺狼狐鼠便以為雌虎離不開自己了,似乎沒了他們這雌虎便是死虎了,可惜他們這次是捋到虎鬚了。

 這些內鬼與外賊眼看著壽安縣方向已經火光沖天,聲嘶氣竭般的呼吼也清晰可辨,於是也加快了動作,而這邊禁軍的勁弩手與刀盾手也是焦急的等待,而舉著大斧的甲士則是奉命直接往兩側巷子進去,挨著二堂與後宅的夾牆開始拆牆破屋,以此來限制火勢蔓延。

 新文鬱與御芝茸同為武將卻也是差異極大,新文鬱更擅長於領兵,善於用策,更善於掌握軍心,因此這才幾日光景,橫公麾下禁軍將領已經頗為服膺,此時便是聽他來指揮調度,至於丹修、敬玉博也是督促下屬禁軍緊密配合。

 而新文鬱也是因地制宜,便將他們二人的部下多撥付給御芝茸,便是因為御芝茸勇猛異常、果敢任氣、敢為先登,這倒也不是說此人乃是莽夫,也是頗有智略,只是這些才智全都放在了軍陣上,也因為此御芝茸頗得廣大士卒擁戴,畢竟為人灑脫直率,又能親為表率,倒與智全寶、熊暠性情相當。

 於是正面突擊交給了御芝茸,只看他聞得號令已經是逾牆而出,即便是重甲在身也不耽擱絲毫速度,直往縣衙殺了過來,也有虓勇之輩緊隨其後,其餘的則刀盾手快步在前,勁弩手則是徐徐而出,列隊而進,如此虎狼之師,哪裡是江湖漢子所能抵擋的。

 只看幾個守門的衙役便是有壯著膽子迎上前來的,也是被御芝茸一斧一個,劈到在地,其餘幾個看著那廝半截身子還在地上翻滾,早就嚇破了膽,但是雙腿已經爛軟,哪裡還能動彈,也是這須臾之間,便做了刀下鬼,甲士們就在屍體上大致抹去粘稠的鮮血,繼續往裡面闖。

 而賊人們正在跟著內鬼們四散放火,東一處西一處,哪裡能擋得住軍陣摧枯拉朽般的進來,等到勁弩手將手中箭矢射了兩輪,哪裡還有一個還能在對面站著,便是躲在車駕後面、房舍裡面的也都逃不過重矢穿擊而入。

 至於新文鬱更是指揮調度如臂使指,才一盞茶功夫已經將前後宅隔牆拆除,這時候分成三隊,一隊繼續拆除房舍,以免火勢蔓延過來,另一隊便是在後宅守備,還有一隊則是應對二堂那邊賊人鑽到這裡來。

 至於縣衙外面則是長槍手與弓手環伺,只要是攀著牆頭出來的都是立時殺了。再到後面已經沒人往外面跑了,而御芝茸他們也撤到前院,但凡有人還能從大堂的火場裡出來都射殺了事,於是火鴉沒了制約就在這縣衙大堂、二堂肆虐,即便是左右住戶都被驚醒,也是被裡正們攆了回去,只是隔著窗子瑟瑟發抖的看著這一幕,而火光下將禁軍甲士的影子投射到他們的窗欞門扉上,也能讓這些百姓恐懼到連聲音都不敢發出來。

 “衙內,兩縣都有火起!”

 遠在北門角樓的營丘栿、營丘檁的伴當們都已經看到南面東西兩側都有火光騰起,大呼小叫起來。

 此時更為興奮的乃是客館正在幹活的廂軍們,準確的說是隱藏在不教閱廂軍中的暗樁。畢竟客館也是以一棟高三層的主樓為核心的三進院落,這暗樁早有人在樓上出工不出力,只等著城外有信號起,如今看見南方火光沖天,即刻開始鼓譟,以至於原本因為一群人鬥毆才被楊永節率人制止的態勢又一次兇險起來。

 此時楊永節只留了七八個禁軍在此駐守,至於之前駐守此地十餘個鎮軍被折騰的大半夜,也都是換崗的換崗,留下的也是半夢半醒,而廂軍們因為是幾班人輪流上工,累了也就是在客館院落和副階下休息,至於屋舍那也只有都頭、副都頭有資格小憩,至於再往上的軍官可不會在這裡熬夜,白日裡在上官們面前露了一面,早就回自己的宅子裡。

 也因此這樓上的暗樁一鼓譟,其餘的也都開始大呼小叫,那些才睡下被驚醒的,又是怒氣衝衝的出來,好不容易安頓下來的局面徹底又亂了。

 幾個都頭出來大致瞭解的緣由也是責罵許多人多事,若是平時也就罷休了,可是今日便是要沒事找事的,便有幾個頂撞起來,一個副都頭抄起鞭子就要動手,竟真有不怕死的一巴掌將他呼倒了,這一下子炸了鍋了。

 莫看這幾個都頭今日湊到一起出工,其實平日裡倒似買賣上的死對頭,生意上的老冤家,素來不對付,比如這十幾個都頭、副都頭,其中作木工的便佔了小一半,這幾個往常為了搶生意也不知道鬥了多少次了,如今一撩撥就開始對罵起來,一群漢子若是罵幾句就能過癮那也都是慫人,於是便要拉開架勢動手。

 這時候留守的禁軍都頭雖然只帶了七八個人也是滿不在乎的扎進人堆兒來制止,他們幾個一出現,其實廂軍們大部分就蔫了。且不說禁軍們都是頂盔摜甲的全副武裝,便是這些不教閱廂軍說他們是軍人,實在是抬舉他們了。

 所謂廂軍便是大肇特有的軍事編制。創立之初乃是大肇太祖收諸藩鎮兵壯勇者入禁軍,其餘留在本地備役使,便謂之廂軍。軍規以禁軍武技不合格者亦降為廂軍,而後,太宗、宣宗乃至如今,廂軍兵員補充主要是招募饑民,部分來自流放的罪犯,到了如今廂軍數額幾與禁軍等。

 其由樞密院掌兵籍、軍令;統制、訓練、更戍、遷補、賞罰等皆隸於侍衛司;役使則分別隸於各中樞機構或諸路府監。

 太祖時建立廂軍初衷本意是承擔諸地的城防守備任務,然而因為承平日久,又因為廂軍規模日益龐大,即便廂軍與禁軍的俸錢懸殊,不及禁軍半數且因為本地服役故也不必如禁軍一般安排營房等支出,即便如此朝廷財政也難以承受,故此自太宗晚年起廂軍已經逐漸廢弛軍務,反而以雜務為主。

 其任務繁雜堪稱包羅萬象,諸如修城、榷酤、製作軍器、修路建橋、水陸運輸、牧馬屯田、侍衛官員等。廂軍編制雖然也是比照禁軍,序列為軍、指揮、都等。但因任務不同,各指揮實際人數相差很多。通常廂軍按指揮分駐地方,一軍之兵有分隸數地的,也有一地管內而屯數軍的。

 慶康年間,有鑑於山北橫山戎日漸喧囂,東丹虎視眈眈,又海防鬆弛,內地更是盜賊群起,若是隻依賴禁軍則難免出現實邊虛中的態勢,因此在士悅、橫瑋、承守真、杜溢等人奏請下,宣宗始置教閱廂軍,教以武技,免其雜役,其他雜役兵稱不教閱廂軍。

 而教閱廂軍便等同禁軍處置,薪俸略少於中央禁軍,但是其餘應有之物皆比照辦理,諸如營帳、軍屬安置、兵器軍械等。

 對比教閱廂軍,不教閱廂軍就徹底淪落為勞役,尤其是幾次三番揀閱,但凡有些上進心,身體健壯,武藝卓越的都已經入了教閱廂軍,剩餘的不只是額源不足,更是老弱病殘一般的勞役,薪俸本來就少,更是時常拖延,還免不了軍官們強取豪奪,即便是出工,這些工錢也要過了幾手才能留下幾個到他們手裡,長久下來這些人比那流民也強不到哪去,好在餓不死還有個地方住下罷了。

 因此這些人素來畏懼上官,戰力遠不及教閱廂軍,更何況這些虎狼一般的禁軍。只是今日詭異了些,平常莫說禁軍,便是衙役、巡丁拿著棍棒敲打幾下這些人也都老實了,今日偏偏有人還在言語挑釁,非要惹出事情不可。

 大半夜的當值,誰的心情也不會好,這都頭早就不耐煩了,開口便是大罵,

 “潑才,耽誤了手底下了活計,明日不能到時完工,你們的長官落不了好,你們也別想再過好日子,這次活計凡是在場的,明早按人當面就有錢糧發下來,這樣的好事你們混到死能碰上幾回?是哪個屎橛子堵了心眼子,在此**!不講規矩,便把你綁到旗杆上晾個明白!”

 話粗理不粗,這都頭其實本意是很好的,但講究人也熬不過作死的鬼,他話音未落,不知哪裡來的青磚就衝他腦袋過來了,也是後面有人揪住他甲冑絲絛往旁邊使勁扯開,才堪堪躲了過去。

 夏日裡即便是夜晚也沒幾個能一直頂著厚重頭盔的,這一隊禁軍包括這都頭大半都是軟腳幞頭,若是砸實了只怕最輕也是開瓢,饒是如此這都頭幞頭也被砸落,便是髮髻都鬆了。

 很的這都頭直起身子就拔出腰刀打人,也是這都頭看似性情暴烈其實做事極有分寸,只拿著刀鞘劈打,換做別人至少也是抽出刀子用刀背砸人了。

 這下子便是讓某些人似乎逮住了機會,只聽人群后面有人高喊,

 “殺人了,殺人了,禁軍要造反!”

 這下子可就亂了,這些廂軍才不在乎誰造反,只是聽見殺人二字就慌作一團,大部分人都是抱頭鼠竄,還是一個聲音高喊,

 “他們人少,宰了他們問上官們要賞錢啊!”

 這話說到別處有些道理,但是說在這裡便十分突兀了,所謂突兀是即便聽到賞錢二字,但是想到要對付禁軍,這些漢子大部分都蔫了。且不說有沒有膽子,便是想殺人也要有傢伙才行,這些漢子有些人從出生到現在都沒碰過兵器,錛鑿斧鋸倒是熟悉,可是拿這些傢伙對於面前個個身高近八尺的重裝武士,想想都渾身哆嗦。

 他們在猶豫,禁軍可不會猶豫,只看一個禁軍甲士哨聲響起,那些原本好似消失不見了的鎮軍這時候皆是換了短袍箭袖,張弓搭箭佔據了處處有利位置,這些人哪裡是鎮軍分明是雷厲麾下那十八射鵰手,一個個炯炯有神的挑選著獵物。

 至於縣衙外面則是長槍手與弓手環伺,只要是攀著牆頭出來的都是立時殺了。再到後面已經沒人往外面跑了,而御芝茸他們也撤到前院,但凡有人還能從大堂的火場裡出來都射殺了事,於是火鴉沒了制約就在這縣衙大堂、二堂肆虐,即便是左右住戶都被驚醒,也是被裡正們攆了回去,只是隔著窗子瑟瑟發抖的看著這一幕,而火光下將禁軍甲士的影子投射到他們的窗欞門扉上,也能讓這些百姓恐懼到連聲音都不敢發出來。

 “衙內,兩縣都有火起!”

 遠在北門角樓的營丘栿、營丘檁的伴當們都已經看到南面東西兩側都有火光騰起,大呼小叫起來。

 此時更為興奮的乃是客館正在幹活的廂軍們,準確的說是隱藏在不教閱廂軍中的暗樁。畢竟客館也是以一棟高三層的主樓為核心的三進院落,這暗樁早有人在樓上出工不出力,只等著城外有信號起,如今看見南方火光沖天,即刻開始鼓譟,以至於原本因為一群人鬥毆才被楊永節率人制止的態勢又一次兇險起來。

 此時楊永節只留了七八個禁軍在此駐守,至於之前駐守此地十餘個鎮軍被折騰的大半夜,也都是換崗的換崗,留下的也是半夢半醒,而廂軍們因為是幾班人輪流上工,累了也就是在客館院落和副階下休息,至於屋舍那也只有都頭、副都頭有資格小憩,至於再往上的軍官可不會在這裡熬夜,白日裡在上官們面前露了一面,早就回自己的宅子裡。

 也因此這樓上的暗樁一鼓譟,其餘的也都開始大呼小叫,那些才睡下被驚醒的,又是怒氣衝衝的出來,好不容易安頓下來的局面徹底又亂了。

 幾個都頭出來大致瞭解的緣由也是責罵許多人多事,若是平時也就罷休了,可是今日便是要沒事找事的,便有幾個頂撞起來,一個副都頭抄起鞭子就要動手,竟真有不怕死的一巴掌將他呼倒了,這一下子炸了鍋了。

 莫看這幾個都頭今日湊到一起出工,其實平日裡倒似買賣上的死對頭,生意上的老冤家,素來不對付,比如這十幾個都頭、副都頭,其中作木工的便佔了小一半,這幾個往常為了搶生意也不知道鬥了多少次了,如今一撩撥就開始對罵起來,一群漢子若是罵幾句就能過癮那也都是慫人,於是便要拉開架勢動手。

 這時候留守的禁軍都頭雖然只帶了七八個人也是滿不在乎的扎進人堆兒來制止,他們幾個一出現,其實廂軍們大部分就蔫了。且不說禁軍們都是頂盔摜甲的全副武裝,便是這些不教閱廂軍說他們是軍人,實在是抬舉他們了。

 所謂廂軍便是大肇特有的軍事編制。創立之初乃是大肇太祖收諸藩鎮兵壯勇者入禁軍,其餘留在本地備役使,便謂之廂軍。軍規以禁軍武技不合格者亦降為廂軍,而後,太宗、宣宗乃至如今,廂軍兵員補充主要是招募饑民,部分來自流放的罪犯,到了如今廂軍數額幾與禁軍等。

 其由樞密院掌兵籍、軍令;統制、訓練、更戍、遷補、賞罰等皆隸於侍衛司;役使則分別隸於各中樞機構或諸路府監。

 太祖時建立廂軍初衷本意是承擔諸地的城防守備任務,然而因為承平日久,又因為廂軍規模日益龐大,即便廂軍與禁軍的俸錢懸殊,不及禁軍半數且因為本地服役故也不必如禁軍一般安排營房等支出,即便如此朝廷財政也難以承受,故此自太宗晚年起廂軍已經逐漸廢弛軍務,反而以雜務為主。

 其任務繁雜堪稱包羅萬象,諸如修城、榷酤、製作軍器、修路建橋、水陸運輸、牧馬屯田、侍衛官員等。廂軍編制雖然也是比照禁軍,序列為軍、指揮、都等。但因任務不同,各指揮實際人數相差很多。通常廂軍按指揮分駐地方,一軍之兵有分隸數地的,也有一地管內而屯數軍的。

 慶康年間,有鑑於山北橫山戎日漸喧囂,東丹虎視眈眈,又海防鬆弛,內地更是盜賊群起,若是隻依賴禁軍則難免出現實邊虛中的態勢,因此在士悅、橫瑋、承守真、杜溢等人奏請下,宣宗始置教閱廂軍,教以武技,免其雜役,其他雜役兵稱不教閱廂軍。

 而教閱廂軍便等同禁軍處置,薪俸略少於中央禁軍,但是其餘應有之物皆比照辦理,諸如營帳、軍屬安置、兵器軍械等。

 對比教閱廂軍,不教閱廂軍就徹底淪落為勞役,尤其是幾次三番揀閱,但凡有些上進心,身體健壯,武藝卓越的都已經入了教閱廂軍,剩餘的不只是額源不足,更是老弱病殘一般的勞役,薪俸本來就少,更是時常拖延,還免不了軍官們強取豪奪,即便是出工,這些工錢也要過了幾手才能留下幾個到他們手裡,長久下來這些人比那流民也強不到哪去,好在餓不死還有個地方住下罷了。

 因此這些人素來畏懼上官,戰力遠不及教閱廂軍,更何況這些虎狼一般的禁軍。只是今日詭異了些,平常莫說禁軍,便是衙役、巡丁拿著棍棒敲打幾下這些人也都老實了,今日偏偏有人還在言語挑釁,非要惹出事情不可。

 大半夜的當值,誰的心情也不會好,這都頭早就不耐煩了,開口便是大罵,

 “潑才,耽誤了手底下了活計,明日不能到時完工,你們的長官落不了好,你們也別想再過好日子,這次活計凡是在場的,明早按人當面就有錢糧發下來,這樣的好事你們混到死能碰上幾回?是哪個屎橛子堵了心眼子,在此**!不講規矩,便把你綁到旗杆上晾個明白!”

 話粗理不粗,這都頭其實本意是很好的,但講究人也熬不過作死的鬼,他話音未落,不知哪裡來的青磚就衝他腦袋過來了,也是後面有人揪住他甲冑絲絛往旁邊使勁扯開,才堪堪躲了過去。

 夏日裡即便是夜晚也沒幾個能一直頂著厚重頭盔的,這一隊禁軍包括這都頭大半都是軟腳幞頭,若是砸實了只怕最輕也是開瓢,饒是如此這都頭幞頭也被砸落,便是髮髻都鬆了。

 很的這都頭直起身子就拔出腰刀打人,也是這都頭看似性情暴烈其實做事極有分寸,只拿著刀鞘劈打,換做別人至少也是抽出刀子用刀背砸人了。

 這下子便是讓某些人似乎逮住了機會,只聽人群后面有人高喊,

 “殺人了,殺人了,禁軍要造反!”

 這下子可就亂了,這些廂軍才不在乎誰造反,只是聽見殺人二字就慌作一團,大部分人都是抱頭鼠竄,還是一個聲音高喊,

 “他們人少,宰了他們問上官們要賞錢啊!”

 這話說到別處有些道理,但是說在這裡便十分突兀了,所謂突兀是即便聽到賞錢二字,但是想到要對付禁軍,這些漢子大部分都蔫了。且不說有沒有膽子,便是想殺人也要有傢伙才行,這些漢子有些人從出生到現在都沒碰過兵器,錛鑿斧鋸倒是熟悉,可是拿這些傢伙對於面前個個身高近八尺的重裝武士,想想都渾身哆嗦。

 他們在猶豫,禁軍可不會猶豫,只看一個禁軍甲士哨聲響起,那些原本好似消失不見了的鎮軍這時候皆是換了短袍箭袖,張弓搭箭佔據了處處有利位置,這些人哪裡是鎮軍分明是雷厲麾下那十八射鵰手,一個個炯炯有神的挑選著獵物。

 至於縣衙外面則是長槍手與弓手環伺,只要是攀著牆頭出來的都是立時殺了。再到後面已經沒人往外面跑了,而御芝茸他們也撤到前院,但凡有人還能從大堂的火場裡出來都射殺了事,於是火鴉沒了制約就在這縣衙大堂、二堂肆虐,即便是左右住戶都被驚醒,也是被裡正們攆了回去,只是隔著窗子瑟瑟發抖的看著這一幕,而火光下將禁軍甲士的影子投射到他們的窗欞門扉上,也能讓這些百姓恐懼到連聲音都不敢發出來。

 “衙內,兩縣都有火起!”

 遠在北門角樓的營丘栿、營丘檁的伴當們都已經看到南面東西兩側都有火光騰起,大呼小叫起來。

 此時更為興奮的乃是客館正在幹活的廂軍們,準確的說是隱藏在不教閱廂軍中的暗樁。畢竟客館也是以一棟高三層的主樓為核心的三進院落,這暗樁早有人在樓上出工不出力,只等著城外有信號起,如今看見南方火光沖天,即刻開始鼓譟,以至於原本因為一群人鬥毆才被楊永節率人制止的態勢又一次兇險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