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171章 東風吹上小桃枝

 “你們幾個夜裡頭一個個跟虎狼一般,怎麼這時候如此扭捏?”

 源淨已經是熟不拘禮,故而拿這些初次到這後宅的武官們打趣。

 他這麼說,也只有寧君萬等幾個相熟的來說話,其餘的則因為鼎明樓斗酒更與智全寶熟稔,因此跟在他身後說話。

 智全寶也是熬了一夜,又是喝了那麼些酒水,雖然休息片刻,也有些頭重腳輕,趁著幾位主官不在,便吩咐下人們準備茶水。

 這些武官看著他們幾個如此隨性也是羨慕,天底下能有幾個武官能如此在帥臣府上行走,莫說這幾位也不過是與自己相當,便是橫班武臣也斷不敢如此造次。

 當然,除了這二位,雷厲他們自然還是保持著謹慎與恭敬,一兩個隨意那是顯示承公的親厚,若個個如此那就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反倒連累其餘人小看了承公。

 這些武人都是夜裡跟著行動的,最高級別便是寧君萬等三個指揮使,還有危岌等兩個副指揮使和一個都虞候,其餘還有熊暠、楊都頭等八個都頭,如今得賞的興奮勁過了,大部分人也有些疲憊之態。

 就著點心用了些茶水,才恢復了些勁頭,這時候幾位大員也都過來了,出乎意料的是楊永節、羽微行二人並不在,風鳴、宗淑與四大親衛簇擁下,承公身後跟著公良吉符、紫舒軏二人,因為城中諸事已經和緩,因此也派人通知蒼龍固等人不必急於趕路,這幾位也是心寬,索性先去與橫瑋會合了。

 “不必拘禮,只管用茶,畢竟便是鐵打的漢子也耐不住苦熬。”

 公良吉符又安排上了一道茶,可話是這麼說,這些中下級武官哪裡還敢痛快,都是小心謹慎的候著。

 按著眼下的規矩,武官面陳高官理應大禮參拜,橫班武臣以下更是應跪拜上官,只是承公為人清正,便是尋常百姓,在押人犯也不受跪拜,何況正經的武將,因此這些人也都是叉手站著奉承,只是微末小節也讓這些直率漢子激動不已。

 “諸位,按著道理辛苦如此也該休整一番,只是丹南路經撫司初創,卻事務繁巨,某麾下便是每個人掰成八瓣也是不夠用,只能再來辛苦諸位了。”

 能出來接話的也只有雷厲,莫看這些漢子搏殺時仿若殺神,可是面對文官即便是儒士都自覺地矮了幾寸,更遑論面對承公這樣的節帥。以經略安撫使的職權對於轄內文武有處置之權,對於文官或許還有所容忍,可是對於武將卻有專擅權力,橫班武臣以上可罷黜交樞府處置,可是橫班以下則有先斬後奏的大權,即便是駐泊、就糧禁軍亦可處置,而他們這些臨時抽調在此的,真若是承公發落了,中樞也不會為幾個武夫為難承公。

 如此以來,這些武將如何不小心翼翼,更何況自己的主官都不在此,真若是闖了禍都沒辦法收場,能從行伍脫穎而出的無論門蔭、世襲還是賞功,都不是憨傻之人,此時此地,千恩萬謝不如一默,千揖百拜不如一從,少說話多半事,這才是武將們的做人道理。

 果然雷厲與承公一來一去,就仿若按著話本兒一般把情義都續了起來,然後才是正事。

 說來說去大夥兒都是跟差辦事,事情也簡單,畢竟複雜的事情也輪不到他們。

 其一,便是由智全寶負責人犯羈押看管,其中白蓮教徒以一泓道人為首監押在應天門甕城內,這裡毗鄰府衙,疊城門禁森然,萬一有事左近支援也更為得力,其次涉案應予以論罪的文武官員皆看管在府衙大牢,這裡乃是智全寶公廨所在,更有親衛環伺也屬萬全,至於涉案吏目等公人則羈押在壽安縣大牢,只等壽安知縣回來辦事,便直接發落了,這裡有襄承勖親自看管,如今幾個節級都換了智、襄二人的親信也是無虞,最為重要的便是九家涉案門第,外人看來他們只是白蓮教的從犯,其實恰恰相反,這夥人才是主犯,又人數眾多,且良莠不齊,還與當地許多顯要人物關係複雜,因此此時都暫時監押廂軍教場大營中,只等橫瑋到來便聯合督辦此案,所有人犯盡數移送順昌城,異地辦案便少了許多人情世故的麻煩。這裡面便牽扯了新文鬱、御芝茸二人,他們作為都轉運使司的僚屬,自今日起便負責監押涉案的九戶人家,等橫公到來再看如何調整。

 新文鬱、御芝茸二人自然責無旁貸,因為這也是都轉運使司理事以來第一個公案,辦成了也是丹南路震動天下的第一大案,他二人如何不仔細料理,因此不僅答應的爽快,更是急於與智全寶下來落實具體的看顧方略。經過昨夜的大亂,任誰都知道,承公已經有意讓智全寶將丹陽城廂軍內外事務一體承擔起來,如今把這關鍵人犯放在這裡,也是屬意智全寶累功疊資才能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