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171章 東風吹上小桃枝

 這等際遇實在讓武人們傾羨,只見過累死累活才偶得長官提攜的苦漢子,哪見過被達官顯貴硬扯著一路往前跑的,也怪不得武夫們私底下都議論,這智全寶莫非是承公家的嫡親子弟,否則怎會如此好命?

 莫說外人如此羨慕,便是師兄弟幾個也是唏噓,也是安慰,這才一個月不到,智全寶已經由吏為官,以他資歷本來當個指揮使都模稜,可若按部就班,再過兩三個月,智全寶最低也能拿到教閱廂軍都虞候的職司,如此智家便是真真正正在應天府把屁股坐實了。

 其二,乃是安排雷厲、源淨作為經撫司揀閱使臣陪同紫舒軏,領幹練吏員武將,率精兵巡視丹南路諸城監、縣鄉砦、丹陽八關等諸關隘、諸巡檢,查檢武備,點閱士卒,勘驗關防,考略諸將並慰恤遺忠,糾察不法,稽核賬目,巡點糧草軍馬等。可以說這就是承公在完全穩定了歸德城的局面後,開始將事權貫徹於整個丹南地界,而有了上四軍精銳兵馬協同,不僅能震懾宵小,又因為這些駐京兵馬與地方毫無瓜葛,更有利於將揀閱之事落實到位。而之所以排除楊永節,便是這位名聲在外,只怕走一圈下來,他是吃拿卡要樣樣不缺,但是承公的名聲也就毀了。

 最後的安排有些出人意料,不只是這件事其實與在座武將關係不大,更是涉及的幾個人也著實意外,乃是承公安排風鳴、宗淑、彰小乙作為經撫司緝拿使臣會同有司督辦白蓮教逆案,案件由經撫司參謀官公良吉符主持,走馬承受內臣祥守忠、走馬承受武臣羽微行監檢處置。讓三個如此青年人督辦如此大案,實在是匪夷所思,再看所謂的有司,以及三位監察上官,其中意味也只有老江湖看得明白。知情人自然知道有司便是皇城探事司,三位監察官分別是經撫司的文官、天子近衛武臣、禁中內臣,則宗淑、風鳴、彰小乙便與之一一對應,如此此案但有所得,有功則通過經撫司敘功,有過則通過羽微行上奏寬宥,若是有所得則通過皇城探事司和內臣奏報禁中,如此,才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想明白這些,許多人也看明白了,集真觀的這些正宗傳人才是承公的心頭肉,這幾個因為縹雲峰大案而與承公結下來的情誼,看來是尋常人無法比擬的了。

 再一轉念也明白,此次召見當然不只是讓這些武夫看到集真觀諸英豪的風光,更是讓他們明白如今他們也是與承公結下善緣了,但是這緣分如何維持下去,或者更進一步就看諸位的作為了。

 想到這裡,大多數人都是眉開眼笑起來,畢竟這些中下級軍官便是有些官面的緣分,又如何與承公這等參天大樹相提並論,再者便是攀附上羽微行、楊永節這些人物也是受用無窮。

 資深的武官如寧君萬與危岌更是看重雷厲與源淨,他們知曉這等軍務參與下來才是受益無窮,莫說他們這個級別,便是都指揮使又有幾個能有資格代表帥臣巡閱地方,熬到手這份資歷,雷厲、源淨二人再入樞府磨勘便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結果,之前不過是當朝首相念及故人的提攜,已經是超授,樞府辦事官員也知道這是老長官關照下級而已,這等事簡直是司空見慣了,如今他二人不僅由承公薦舉入幕,還屢次立功,如今更是超然於諸軍監之上,雖非正使卻也是襄贊處置軍務,如此待遇放在大肇轄內又有幾人蒙此厚待?這等資歷擺在樞府民兵房、兵籍房、北面房、教閱房面前可就要掂量掂量了,如此再有子庚相公的看顧,這二人才是炙手可熱的大將之選。

 故而幾人也約定了諸事了結必然好好歡聚一場,非將幾個酒中仙喝倒不可。

 再從承公這裡離開時,這些人彼此關係更是緊密不少,假以時日未嘗不是承公最為倚重的軍中團體。

 大夥兒都是年輕人便也沒有許多耽擱,於是便開始落實自己的職事,至於雷厲他們幾個也都是往智家一聚,如今仝維已經正是跟著萊觀辦差,如今福昌縣不只是府衙幾成白地,整個衙門班子也塌了大半,除了萊觀這麼個暫署知縣,縣丞空闕,主薄、縣尉、三班及諸吏皆鎖問,而按著承公與營丘大判的意思,一切從權,諸官員職事皆萊觀一人兼顧,奏報中樞補闕,其中薦舉一人便是仝維,仝維如今暫署縣尉事,而捕頭則從廂軍中尋可靠的兼任,因為有了智全寶的前例,本來是一時從權,如今便成了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