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217章 見說蒼茫雲海外

 “估算這些需要多少開支,且不論文昌閣與子城費用,那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改建修繕還需一萬五千貫,教閱廂軍、駐泊禁軍等撫卹、賞賜、安置費用則需八萬貫上下。” 

 承公也是兩手一攤, 

 “莫來找我伸手,只看哪裡還能打的許多秋風來!” 

 宗淑則從旁急著回報, 

 “惟公,算來算去十萬貫的費用,學生這裡倒是有法子。” 

 “哦,原來善財童子就坐在旁邊,你倒說說,怎麼填上如許窟窿。” 

 “只說那密道之中我等便查抄賊人故佈疑陣的財貨,估算也有十五萬貫,只是這些銀錢沾染了屍氣,總要託人洗乾淨了才好使用。” 

 “只是故佈疑陣便有十五萬貫之巨?賊人好大手筆!” 

 “都是愚夫愚婦們的奉獻,還有巧取豪奪的手段,便是紫虛觀便不知道收入多少!” 

 智全寶也是恨恨的說。 

 營丘栿也接話,畢竟他們父子與那紫虛觀可是許多說不清的來往,此時節也要說清楚, 

 “這些年,那賊道人倒是一副道貌岸然的嘴臉也是騙了不少人,咱們應天府每年的賽神會與端午、重陽節氣的撲買、博彩也少不了他的張羅主持,今日我便將此人在各抵當所與牙行的寄存做了統計,也有不下三萬貫,這些明日便能送到衙門裡。” 

 不管他虛虛實實,惟公並不打算追究此事,畢竟如今這幾個案子已經牽連甚廣了,反而要把許多人摘出來,否則應天府也就可以關門大吉了。 

 宗淑又是小心翼翼說道, 

 “惟公,只是這筆錢有些麻煩事。” 

 “說吧。” 

 “當時,都是軍漢們跟著,為了安撫人心,那時候學生越俎代庖,許諾把這財貨分了些出去,便是軍漢們拿去萬貫,皇城司那邊許諾了五萬貫。” 

 “你倒是大方,怎麼沒給自己留些?” 

 “只是擔心軍漢們那邊出亂子,我們幾個,便是霄崇憲幾個都是當面也分了,卻絕無取用之意,至於皇城司也是買個平安罷了。” 

 “軍漢們也就罷了,皇城司如何能拿這些錢,也罷只許他們拿萬貫,其餘十三萬貫都要充為公用。” 

 這麼一算,兩邊足有十六萬貫,如此修城建閣的費用有了,許多公共開支的費用也出來了。 

 倒是公良吉符來勸, 

 “惟公,所謂敬君子不恤小人,如何在這上面與皇城司糾纏,若是被他們把這事捅出去,天下人還以為咱們與皇城司私相授受,互通有無。如此豈不落人話柄?” 

 “老夫行得正坐得端,哪裡計較別人口舌,再者,便是給了他們這筆錢,難不成你指望這些男女守口如瓶?” 

 宗淑急忙接話, 

 “學生闖下來的禍事,還是讓學生來收拾首尾。” 

 “你莫要逞強,你們幾個還有其餘幾個都要長個記性,少與這些人過多瓜葛,宮中朝廷殊為不同,各安本分才好,否則是引火燒身!” 

 “謹遵惟公教誨!” 

 眾人都是慎重的答應道。 

 “說說你的打算!” 

 這便是惟公的獨道之處,便是無論如何都會讓手下人一舒胸懷的機會,即便別人都以執拗來形容承守真的個性,但是這份執拗放在用人上卻顯示出其格外的可愛來,那便是隻要是惟公認可之人,他總會以最大的寬容給予其最多的機會。 

 宗淑也因此對於承公倍感親近,這份親近便是承公有著與宗放類似的教授育人的格局。 

 “惟公,學生那裡有仝家那邊的效勞之意,仝家願意義捐十萬貫,以資地方振興之用。” 

 “仝家如今是個什麼情形?” 

 這話是問向公良吉符的。 

 “許仝家船隊外可往東海與南海,南海深入不毛之輸送佔了一成,東海香料與穀物等輸入以及雜項輸出有兩成,內海之中掌握渤海沿岸貿易三成,只是南面只許一處靠港,渤海諸港不禁然不許深入內陸五十里。” 

 公良吉符果然無愧承守真身邊第一堪用之人,哪怕是因為蛇繼先事才查實這些消息,短時間便能掌握如斯,足稱幹才。 

 “仝家義捐十五萬貫,其中助學五萬貫,許仝維、仝商,” 

 惟公頓了一下, 

 “給他任意五個個名額,如應天書院進學,但有所成許一人往太學就學。” 

 宗淑點了點頭,這是應有之意,看來惟公還有大手筆,否則不會如此安排,如此也可看做仝家留質子在應天府,但也是給了仝家一個前程。 

 之所以許仝家任意安排,也是給了宗家面子,畢竟人情不能佔盡,否則宗放就尷尬了。 

 “另有十萬貫算是義助鄉里,仝家也算半個丹南路人士,這十萬貫取之於斯,用之於故里,許他在歸德城內設立貨棧商鋪,土貨、海貨、雜項三牙行各給他一個牙人名額。” 

 果然是厚報了,但是宗淑也聽出其中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