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路途練兵

朱敏鋮默不作聲地抓過士兵手中的魯密銃,熟練地裝藥、壓實、裝彈、點火、射擊。

“砰!”

一聲巨響,硝煙瀰漫,兩百米外的靶子應聲倒下。

魯密銃的性能已經接近現代步槍,系統出品的魯密銃更是精品,兩百米處無論準頭還是殺傷力都十分優秀。

朱敏鋮繼續重複剛才的步驟。

“砰!”

“砰!”



他的動作熟練優雅,差不多兩分鐘就能開三槍,基本達到了火繩槍的最高射速。

一連十槍,只有一槍脫靶。

最關鍵的是,槍支完好無損,沒有任何炸膛或破損的跡象!

主帥親自上場演示,士兵們心中再無疑慮,更是被魯密銃的優越性能所折服。

“射程如此之遠,精度如此之高,真乃神槍也!”



大家將手中的火器棄之如敝履扔在路旁,搶著上前領取新裝備。

朱敏鋮給士兵們分發了魯密銃、彈藥,並且讓每人揹負一定量的乾糧、飲水,保證每個人的負重差不多是十公斤。

現代武裝拉練,即便是新兵負重也在20公斤左右。

老兵更是25-30公斤。

考慮到這些人營養狀況堪憂、身體素質較差,且路途遙遠,朱敏鋮只讓每人揹負十公斤。

士氣、武器皆已解決,那麼只剩最後一項:

紀律性。

只需要回憶一下高中、大學新生軍訓,朱敏鋮就知道訓練紀律性的大殺器是什麼:

隊列訓練。

俗稱站軍姿。

其實隊列訓練不是什麼新鮮玩意,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就強調了它的重要性:

“堂堂之陣,千百人列隊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後,叢槍戳來,叢槍戳去。”

朱敏鋮很快就教會了大家‘立正’、‘稍息’、‘齊正步走’、‘左右看齊’…等一系列口令,並且訓練一番。

短短一個時辰過去,隊列雖然仍顯雜亂,卻已然換了氣象。

所有人不復之前弓腰駝背、焉頭耷腦的樣子,而是挺胸抬頭、步履堅定。

就連天色似乎也明亮了幾分。

從這之後,朱敏鋮一路走來一路練兵。每到傍晚就安營紮寨,將三個排分列為三路橫隊,進行半個時辰的射擊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