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八卦乃正道

 李幼成昨夜就下榻在驛館內;

 而李白師徒倆住在隔壁。

 李白卷著七娘風風火火趕到邸舍門前時,李幼成已侯了小一會兒。

 不等二人出聲,他就湊上前壓低音量:“今日怕是要出事。邗江上負責天子鏡的造鏡工匠不知犯什麼迷糊,把銅的配比調錯了。鑄出來的鏡面模糊不清,鏽蝕重重,根本沒法上貢長安。”

 這天子鏡也叫作“江心鏡”。

 因每年五月初五,在揚州邗江江心鑄造而得名。

 揚州銅器多。其中,官鑄銅鏡更是備受李唐皇室青睞,不然也不會每年端午都選了揚州來博這好彩頭。

 可以說,單一項鑄鏡業,就養活了揚州數以萬計的生民。2

 而今活招牌在大庭廣眾下砸了,確實不是小事。

 李白摩挲著下巴,忽然福至心靈:“我記得,揚州大都督是寧王殿下?”

 李幼成怔愣一瞬,反應過來:“是了!這事……實在有些趕巧。”

 寧王李憲,乃是先皇長子,當今陛下的長兄。

 當初冊立儲君時,寧王與陛下皆為熱門人選,且寧王的嫡長子身份更符合封建禮教的秩序。就連睿宗都頭疼時,寧王卻急流勇退,力拒儲君之位。

 為了讓位,他還兢兢業業天天裝哭。

 死後便被李隆基追諡為“讓皇帝”。

 這對皇家兄弟的感情應當不錯,寧王如今身兼數職,高踞要位,有人想要從中挑撥離間也是常事。

 李白一路小聲分析,仔細求證,最後認定:“陛下當不會疑心寧王。此事鬧不了太大。”

 李幼成點頭:“十二郎說得對!”

 乖乖跟在屁股後頭的七娘卻停下來,扯了扯李白的袍子。

 “阿郎,你見過天子鏡嗎?”

 李白不知她怎麼問起這個,撓撓頭答:“這倒是未曾得見。十七郎呢?”

 李幼成想了想:“聽一位奉職於長安的族伯提起過,說這天子鏡與揚州富戶家中的銅鏡照人是一樣的,只是花紋裝點更為精細繁雜。”

 七娘眼睛亮了:“那若是有比天子鏡更清晰的小鏡子呢?色彩分明,還能隨身攜帶,可美啦!”

 李白與李幼成相視一笑,伸手颳了刮七娘的鼻子:“若有這等技藝,揚州鑄鏡就該花落七娘家了。”

 兩人只當是小孩子在玩鬧,哪知七娘聽完,就興沖沖從袖袋裡掏出一塊桃紅色外殼的物件。

 李白最瞭解這丫頭,知曉她愛鼓搗發明,便笑道:“這是七娘的鏡子?”

 七娘點點頭,又搖了搖頭。

 鏡子是阿爾法送的,是唯一的實體物品。

 李白見狀也不逼問,接過鏡子翻了個面,就瞧見裡頭五官俊朗,皮膚卻稍顯乾燥粗糙的一張臉。

 李白震驚了!

 從毛髮到皮膚的清晰度,都讓他意識到,往日的銅鏡屬於朦朧美化,而七娘平日叮囑他好好護膚是有道理的。

 見十二郎半晌不做聲,李幼成也湊了上來。

 然後同樣被驚呆了。

 七娘對這如出一轍的反應十分滿意。

 她拍拍小手,抱起長劍:“阿郎,你把它送給寧王吧。”

 寧王今夏就在揚州大都督府內。

 此時若能雪中送炭,對李白的仕途想來是有好處的。

 李太白立於原地,見小徒弟眼神堅定不容反駁的樣子,也不再想著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