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八卦乃正道

 這是七娘的心意,他得承情。

 這件事兒很快被李幼成操辦起來。安陸家中有些人脈,從中牽線搭橋一番,小巧的鏡子很快就落到了揚州大都督府長史——王易從的手裡。

 王長史倒是記得李白。

 前幾年一首《上李邕》回敬渝州刺史,那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倒是載滿了意氣風發。

 也不知如今是如何了?

 王長史瞧著鏡中的自己。

 他老了,這個盛唐需要正氣有作為的年輕人。索性便做了回主,尋到寧王跟前,想替李白謀個出路。

 寧王把玩著桃色的鏡子,慢悠悠道:“李白是有才學之士。不過,如今入仕還欠了些火候。且再等等吧。”

 朝堂之上,可不是一支筆便能左右的。

 這日之後,直到李白等人啟程去安陸,寧王都沒有見人一面。

 揚子津頭。

 七娘扁著嘴蹲在船上,鬱悶的小小聲嘟囔:“小氣鬼,摳門王!還我的鏡子……”

 身後李幼成差點沒憋住笑。

 七娘也太可愛了!

 李白悠哉悠哉圍觀半晌,才拍了拍七娘後背:“好了,瞧把我們七娘給氣的。寧王雖然沒許我官銜,卻託王長史帶了句話來。”

 七娘瞪圓了眼:“什麼話,一句話哪有鏡子值錢。”

 李白彎唇:“他說,入仕易,行道難。要我拎得清自己是何人,捏得住此身長處,再去尋他。”

 他說這話時,依舊繃直了脊背,臉上掛著爽利笑容,似乎無所畏懼。

 但七娘總覺得,師父的眼神裡有什麼不同了。

 這應當不是壞事。

 船行水路,西去半月之後,終於晃悠到了安陸。

 七娘已經吐的昏天黑地了。

 小丫頭跟著李白在山中長大,出了蜀地也是一直走陸路,哪裡習慣這顛來晃去的日子。甫一下船,她覺得自己雙腳都輕飄飄的,走兩步都要打擺子了。

 七娘正想著,腿一軟,兜頭就跌進面前婦人的懷中。

 好香呀。

 七娘埋首,悄悄嗅了嗅。

 婦人感覺到七娘的親近,輕笑著柔聲道:“這便是七娘吧。水路不好走,定是折騰壞了。”

 七娘眨眨眼,聽到身後李幼成喊了聲“季父,嬸孃”,嚇得像被踩了尾巴的小貓,“呲溜”就從婦人懷中鑽出來,躲到了李白身後。

 李白和李幼成笑得前仰後合。

 婦人倒是不見怪,隻眼神一直溫柔的落在七娘身上,似乎透過她在看向旁的什麼人。

 李幼成笑夠了,等李白見禮之後,疑惑道:“季父,我沒跟家中說今日到安陸,你和嬸孃怎麼來了?”

 李縣令立在最後方,別有深意的瞧了李白一眼,意味深長笑道:“許相公之子今日特意趕回安陸,我與你嬸孃是來接他的。”

 末了,又回頭看一眼後方的車駕:“許家二孃也來了。”

 登時,眾人視線都落在了李白身上。

 七娘食指戳了戳師父,小聲道:“上啊,李十二白3,我壓你贏!”

 李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99。鳥書網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