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瞳 作品

21.那便打個賭吧。 二更合一

 他一路直奔興慶宮,求見聖人,直到高力士出言提醒,才反應過來手裡還握著一柄牙刷。

 李隆基笑他:“怎麼,九齡近日操勞的竟連揩齒都顧不上了,下值回府才有時間門?”

 張九齡連聲告饒,又鄭重地掏出寶貝鹽包,呈交給高力士:“聖人請看,這是七娘近日為了給京師高門貴婦兜售這植毛牙刷,隨刷附贈的青鹽鹽包。”

 李隆基挑著眉笑了:“七娘又鼓搗什麼賺錢呢。來,讓朕瞧瞧。”

 然後,他就被震撼到了。

 到底是帝王,臣子面前不至於失態,但此事確實非同小可。

 時值開元盛世,大唐鹽業仍舊比較吃緊,精鹽是隻屬於上層貴族才有的奢侈之物。作為下層百姓,往日是很難吃到粗鹽的,如青鹽這般的精鹽那就更不用提了。

 須知此時的大唐,吃公糧者皆承尚書省符,《大唐六典》更是嚴格規定了丁男(青壯年男子)每日得鹽二勺五撮,而女子和老邁男子給量減半。

 相比之下,軍士給鹽卻可以達到每日半合,足足是丁男的一倍。

 唐人軍中用鹽量奇大。

 一方面是因為唐軍以醃漬物為副食,製作這種便宜易保存的醬菜肉脯,耗鹽量便大得多;另一方面則是征戰創口需要殺菌,他們治療刀槍劍戟傷,主要以孫思邈的金創“地黃膏”為主,那也需要用到很多鹽。3

 軍中除了人還有馬匹,大唐軍馬蓄養自設立“四十八監”後,到開元十三年,已經足足七十萬六千匹。

 一匹軍馬一月要用九升鹽,全大唐軍馬月耗鹽量,也實在不是一筆小數目。

 這一樁樁、一件件疊加下來,都是朝廷財政的壓力,最終落下去,又成為百姓頭頂的大山。

 張九齡之所以激動,便是覺得七娘之法,或許能叫百姓頭上的山,變得輕一些。

 李隆基揉著眉心,不知在考慮些什麼。許久,他對著高力士揚了揚下巴。

 高力士便會意,吩咐門外傳旨宦官:“去宣陽坊走一趟吧,請七娘子過來。”

 *

 七娘進宮,也算是一回生二回熟。

 下了車駕,眼見今日不是往南燻殿的方向去,七娘便小小聲問那緋衣宦官:“陛下在哪兒呀?”

 宦官如今把她當個貴人,弓身客客氣氣的:“陛下與張相公、秘書少監在大同殿內等候七娘子,繞過這座樓便到了。”

 七娘一聽張九齡也在,還有位未曾謀面的張相公,決定待會兒得收斂著些。

 大同殿本是翰林學士辦公之所,後來陛下喜吳道子之畫,特將他召入宮廷安排在此處,這會子已經被委派去嘉陵江畫一副秋日圖了。

 七娘甫一進門,便有三雙眼睛同時轉向她。

 李隆基見她與上次面色不同,也沒了一臉麻子,便知道定是她那阿耶的爛主意。也沒戳破,直接開口問:“七娘,朕聽聞你弄了些青鹽,怎麼來的?”

 七娘答:“自己做的。”

 “如何做?”

 “就拿毒鹽碾一碾,洗一洗,濾一濾,再煮一煮就好了。”見幾人不太相信,七娘又道,“岩鹽遍佈大唐各處,你們都不用,我就拿來做做小生意,不行嗎?”

 半晌,李隆基才問:“你跟何人學得此技法?”幾次三番下來,這似乎成了他最關心的。

 七娘又開始編了:“隨阿耶遊歷的時候,一個村子裡的老阿婆用過比這個簡易的法子,我看過記住了。”

 李隆基無言,比起七娘開發了毒鹽,他確實更願意相信是老阿婆所為。

 帝王久久不能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看張九齡和張說同樣如此,便故意問張說:“大相公怎麼看此事?”

 張說已是朝里老成精的狐狸了,猜到陛下的心思,遞了個梯子:“老臣以為,此技法造福社稷,當進獻陛下,納入朝中。”

 李隆基裝模作樣點頭:“大相公此言有理。七娘啊,你意下如何?”

 七娘聽他們唧唧叨叨一番,脆生生問:“意思是聖人想白拿走七娘的技法嘛?”

 張說登時被嗆住,連聲咳嗽起來。

 李隆基卻並不生氣,從前玉真也是這般古靈精怪的性子,七娘像玉真,他很高興。

 帝王索性順著她的話問:“那你想要如何啊?”

 七娘歪著頭想了一下,學著李隆基方才的調調:“大相公以為該如何呢?”

 張九齡差點沒憋住笑。

 張說白鬍子抖了抖,開口道:“小娘子既然覺得是朝廷白拿,那不妨就銀錢一次買斷了。”

 七娘搖頭:“我覺得不妥。”

 她看向陛下:“倒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我阿耶說了,就像是人看病求醫,好方子要能用好,用到實處,才算是真的好。”

 小女郎滿眼堅定地握了握拳頭,倒叫李隆基將這一筆也算在了李白頭上。

 七娘對此毫不知情。

 氣氛有些僵持不下。

 張九齡已經觀勢半晌,見時機差不多了,趁機提議道:“陛下,臣以為私鹽買賣圍困已久,當趁此良機,收回天下鹽業開採權歸朝廷所有。由此一來,所謂‘用不好’之事,便不會發生。”

 鹽之一事,事關重大。

 李隆基沉吟著,又問張說:“大相公?”

 張說平生最貪錢財,可這人腦子實在活絡,懂得在朝為官之道,李隆基用他順手,還真瞧不上旁人。

 就像此刻,張說又動了心思:“老臣以為,開採收歸朝廷所有,可行。販賣倒是可以放寬一些,授意皇商兜售,也算多添了一筆財政賦稅。當然了,七娘子功居首位,自是可以在鹽商中做個例外的。”

 七娘雖小,卻也懵懵懂懂意識到張相公沒打好主意,連忙搖頭:“不需要,若是開採收歸朝廷,沒有什麼走後門的鹽商,我舉雙手把技法給陛下。

 她又補充:“只要給我一點點小錢錢就好。”

 李隆基被這最後一句逗笑了,問她:“這也是你阿耶教的?”

 七娘點點頭,姑且把阿爾法也當成阿耶。

 李隆基默了片刻,想到玉真,忽然出聲:“朕與你打個賭如何?就賭你阿耶春闈不得高中。”

 七娘不高興了:“我阿耶很厲害的,他要是中了呢!”

 “那朕就答應你方才的要求。”李隆基笑了笑,“但他若不中呢,你有什麼能賠給朕的?”

 七娘毫不猶豫:“把我阿耶給你!”

 李隆基用一聲冷哼拒絕了李白做賭注,他探出半個身子,指向七娘:“李白若不中,你便隨這製鹽的技法一道進宮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