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瞳 作品

24.七娘又成什麼精!

 四隻鎏金匣子, 端端正正奉在本就不大的桌案上。

 李白一臉茫然若迷,視線從匣子轉向上使,又垂眸落在自己深青色的八品官服上——搞不懂, 伺候匣子究竟算哪門子差事?!

 上使名叫王昌齡,是開元十五年的前及第進士, 只比李白早入仕一年,因而作為他的直屬上峰, 官職也是算不得高的從七品補闕。

 就這,還是從尚書省的九品校書郎費勁巴哈爬上來的。

 王昌齡此人顯然是有些大格局的。他虛長李白三歲, 又同為貢舉出身, 索性笑著開解他:“方今尚書少監張九齡, 三十六歲曾任左拾遺, 1十二郎還未滿而立之年, 前路坦途一片,大有可為啊。”

 李白樂了。

 瞧著上峰沒多大歲數,打雞血畫餅的本事倒是不差。

 王昌齡又看向院中:“自陛下登基以後,左右補闕、拾遺便降了員, 各自只設二人。”

 李白知曉這事兒,遂點點頭。

 早年間,因為補闕拾遺的官員數量未加限制, 一度出現“補闕連車載, 拾遺平斗量”的局面。到了開元初, 這兩個官職及其內供奉才被限制為定量。2

 王昌齡見他對時政不是兩眼一抹黑, 只會死讀書,暗暗舒了口氣:“左補闕、拾遺統歸門下省調度,你我為右使,分屬咱們中書省內。前任右拾遺中, 一位剛剛致仕,另一位制舉考去了兗州,因而,院裡的右拾遺如今就你一個。”

 李白:“……”

 你還騙我大有可為!這不全都跑路了!

 接察覺到李白幽怨的目光,王昌齡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繼而拍著他肩膀小聲道:“今日紫薇舍人隨中書令入宮與陛下商議鹽務去了,聽聞是新得了一種制青鹽的法子,成本更低,鹽的口感質感也更細膩,陛下有意將鹽業收歸朝廷。”

 李白眸光微閃,知道這是七娘的鹽法交上去了。

 “像這種商議大事的日子,諫官們是不會沒眼力價地湊上去奏疏的。李拾遺剛來,不如四處逛逛,也就該到飯點了。”王昌齡笑著出了殿門,指向東北角,“咱們府衙的食堂在那處,別走錯了!”

 王昌齡匆匆往前頭一座更大規模的主殿中行去。

 李白等他走了,對著桌上四隻匣子裡裡外外鼓搗一遍,實在是閒得無趣,這才決意在中書省轉轉,認個臉熟。

 中書省自大唐建朝之前,便一度被稱做“西掖省”,原因大抵是因為歷朝歷代中,中書省總處於宮廷中軸線的西側。

 官署內以中書令為長官,中書侍郎為二把手,但實際上的一應政務處置都以中書舍人為核心運轉。

 久而久之,朝官宮人們再提起“西掖”,指代的便成了中書舍人院。

 李白一邊逛著府衙內認路,一邊在腦中盤算著目前的形勢,覺得有些不妙啊。

 中書令是張說張相公,那中書侍郎呢?再不行還有六個中書舍人,總不能都是對他不利的人吧!

 李白晃晃昏沉的腦袋,決定先去府衙食堂上壓壓驚。

 正值盛世,在大唐做官,飲食上也算是有公家福利的:

 那些有資格上朝的官員們會獲得陛下欽賜的早間盒飯,因為只能站在廊廡底下吃,又被稱為“廊下食”;至於各州縣和京師官署裡的基層們,早晚飯自然也不能餓著,紛紛搞起了小食堂。其中,以當朝相公們在政事堂的堂食最為奢華,中書省的官署堂飯最簡陋。

 畢竟長安城寸土寸金,實在是留不出空間開設食堂,摳門如張相公,便叫中書省的官員們聚在公堂上同食。

 李白一進門,就被驚到了。

 今日天有些陰,灶上準備的是熱乎乎的湯餅。可這湯餅裡頭既沒有牛肉,也沒給臥個蛋,滿滿一碗揪面片兒配上兩根沒油的野菜,頂多再給一頭蒜,就成了整個中書省的朝食。

 有兩位同僚甚至還吃的挺香!

 王昌齡沒想到李白這會兒才過來,看他杵在門口,連忙揮手喚道:“李拾遺,這裡坐。”

 李白回神,一臉欲言又止地挪到了吃大鍋飯的人堆中。

 很快,便有胥吏給李白也盛了一碗同款熱乎的揪面片兒,李白被上峰看著,只好操起食箸開始“呼嚕呼嚕”地吃。

 王昌齡滿意笑道:“如何?”

 李白硬著頭皮:“……湯餅養胃,吃過以後,唇齒留著麥香。”

 王昌齡差點憋不住笑,見四下裡已經有同僚在樂,他才低聲道:“行了別誇了,這東西少油少鹽的,咱們官署同僚還能吃不出嘛。”

 李白:?

 那你還問我!

 隨後,李白便聽王昌齡講了吃不好飯的緣由。

 官署營造食堂,供養這麼多張嘴,向來就不是一筆小數目。當今陛下又是個賊精的,對官僚集團的揮霍能力十分了解,因而對於公款吃喝不大樂意。為了穩住臣子們,他準了戶部由上及下,給中央的各級衙門發一筆“啟動資金”,稱作食料本錢。4

 如門下、中書、尚書省各得五千貫;

 六部、國子監、鴻臚寺等能得千貫至數百貫不等,往下依次遞減。

 至於各州縣衙門?李隆基拍桌表示“朕沒錢!各州衙門自行想法子解決”。

 中央各官署們得了這筆錢,無論是拿去經營生意,還是放貸收息,朝廷都不干預,反正以後食堂吃什麼,吃得好不好,都是你們自己的事。

 李白聽到這裡,不由有些感嘆天子拿捏君臣之道的本事。繼而又疑惑問:“那中書省與門下、尚書所得撥款相同,怎麼只有我們過得這般慘?”

 聽說門下省時不時就有加餐,有時候還會請大夥兒嚐嚐東西市新開的食肆味道。

 王昌齡一陣乾笑,撓著頭道:“這個嘛……戶部撥款的時候,正逢朝中動盪,張相公當時被革職了,中書省上頭無人,只有幾個中書舍人管著,索性一合計就……”

 王昌齡作出吃飯的動作,表示全都炫進嘴裡了。

 李白根本沒想到,答案竟然這麼離譜。

 他不死心地問:“都吃了?”

 王昌齡笑眯眯的:“也沒有,還留了不到千貫,用來投資小本生意。”

 “田產,還是放貸?”

 “是西市鬥雞,早就全輸光了。”王昌齡說得雲淡風輕,“提議此舉的中書舍人被人檢舉給陛下,陛下震怒,已經將他貶官嶺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