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瞳 作品

24.七娘又成什麼精!

 李白扯著唇無奈答:“就知道你定要折騰。去可以,記得悠著些,免得嚇壞一群奉職三省的老臣。”

 七娘鼓起臉頰,才不會呢,她最討長輩們喜歡了。

 *

 次日寅時正刻,七娘就被李白從暖和的被窩裡提溜出來。

 “昨日吵著鬧著要去的是誰啊?”

 七娘朦朦朧朧睜開眼,腦子還不清醒。李白只好把衣裳放在床邊,這才轉身出去給她兌溫水洗漱。等一切收拾妥帖,李白只來得及扛著七娘往中書省飛奔了。

 七娘坐在李白肩頭,被黎明前的風一吹,整個人都清醒了,激動地“哇哦”一聲——

 這就是凌晨四點鐘的長安城啊!

 黑乎乎一片,什麼都看不清誒!

 李白不曉得七娘為何激動,只叮囑道:“搓搓額頭臉蛋,風大,小心著涼了。”

 說完,又是一路狂飆。

 從外城牆到中書省,有巍巍長階陳於眼前,李白扛著七娘三步並兩步上去,氣息也免不得不平穩了。

 七娘悠閒坐著,搖搖頭,伸手拍了拍李白的官帽:“不行啊,李十二白,才扛著我跑兩步就累得氣喘吁吁,不比以前啦!”

 李白喘著大氣:“你…也不看看原先…你…多輕。”

 七娘驚覺:“對啊,我長大了!可是個頭怎麼沒長高呢?”

 李白輕咳一聲,安慰她:“許是女孩兒發力晚,等幾年後,你就越過裴三郎去了。”

 七娘一想,裴三郎也不高哇,還不如師父呢,連忙道:“不,我要超過師父!”

 李白樂了:“好好好,往後你身高力壯,擇一個什麼樣的郎君都能拿捏得住,為師也放心些。”

 七娘鼓起一邊腮幫子,心想,她對裴三郎幻滅之後,早就斷情絕愛啦,才不會挑什麼郎君呢。

 中書舍人院中。

 六位舍人正弓身迎接新接任的中書侍郎。這人七娘也熟,正是張九齡。

 大相公張說今春開始,身體便每況愈下,太醫用良藥吊了一陣子後,仍是回天乏術。這個月,張相公臥病在床,莫說是來中書省露臉了,便是興慶宮陛下面前都未曾見過。

 偏偏這時候,陛下將張九齡從從四品的秘書少監,升任正四品中書侍郎,怕是提前在為接替張相公而做準備了。

 六位中書舍人心思各異,但面上,都對這位極有可能權傾朝野的侍郎保持著絕對尊敬。

 張九齡跟著張說起伏半生,自是有感情的。

 他知曉是張相公向陛下舉薦了自己,才有今日升任中書侍郎;也知曉張相公吊著一口氣,是在等他通過陛下的考驗,穩妥地坐上中書令乃至正相的位置。

 這是張說如今能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張九齡新官上任,並不急著燒三把火,而是詳細問詢了各處的具體情況之後,提出一起去吃飯。

 六位中書舍人嚇得脊背僵住,臉色蒼白。

 好嘛,關起門來自家勒緊褲腰帶也就算了,怎麼能讓未來的大相公跟著他們吃這些呢!

 中書舍人們力邀張九齡去外頭吃,張侍郎果斷拒絕,笑道:“終究是要一同會食的,自家人,不要跟我見外。”

 於是,六位舍人只好硬著頭皮,請張九齡親臨公堂。

 主殿公堂內。

 張九齡還沒邁步進去,七娘便率先發現了他,招手大喊:“阿翁,老阿翁,你怎麼也在這裡?”

 她一出聲,眾人便瞧見六位中書舍人戰戰兢兢跟在後頭,也都有眼色地站起身來。

 領頭的中書舍人上前:“張侍郎……”

 張九齡不動聲色下壓右手,示意眾人免去繁文縟節。

 他瞧見七娘,就像看到了百姓們的良田萬頃,細鹽成山,高興地不行,自然不想被人打攪了。遂坐在七娘身邊,撫了撫鬍鬚跟著笑:“咱們七娘還是這般有活力,今日是跟著你阿耶當值?”

 七娘點頭又搖頭:“我來給你們送小食堂噠!”

 張九齡以為自己沒聽清:“什麼?”

 七娘便把中書省“褲腰帶勒出肋骨條”的事情添油加醋描述一遍。

 隨後,又拍拍自己胸脯,驕傲道:“我可以給中書省先免費提供三個月的小食堂。不過,各位郎君吃了我們的東西,可得跟長安各個府衙同僚多誇讚,能把人帶回來一起會食就更好啦!”

 中書省眾人:“……”

 小女郎長了八百個心眼子,偏偏還可愛的緊。

 眾人都看著張九齡的眼色行事,而老張此時也來了興致:“你把他們都弄來,打算做什麼呢?”

 據他所知,陛下因為岩鹽技法已經給了七娘一筆厚財,她不缺錢才是。

 七娘道:“我阿耶帶我遊歷過大唐東西,許多特色飯食可好吃了!到時大家吃得開心,跨衙門辦事效率就高,你們也得益,不是嘛?”

 張九齡直覺小丫頭在挖坑,笑著看她:“那你要什麼?”

 “也沒什麼啊,以後別的府衙想要這樣的小食堂,自然都會找我的,賺了錢錢還分大家肉吃!”七娘歪著頭,瞄一眼李白,湊到張九齡耳邊悄悄道,“再說了,吃人嘴短,中書省上下日日吃我家的,也不會怠慢我阿耶的。”

 張九齡再也忍不住,放聲大笑道:“妙哉,妙哉!”

 七娘子身上,倒真有些太宗遺風。

 七娘彎眸:“那這意思,張阿翁答應啦!”

 張九齡撫須點點頭。

 他忍不住也想看看,七娘與李白在這長安,到底能走出一條什麼樣的路。

 半月之後。

 南燻殿內,高力士託著鎏金匣,將裝在裡頭的奏疏一一為李隆基奉上。

 “大家,這幾份都是中書省內呈上來的諫言,奴已經仔細瞧過了,許多錯漏訂正、時務對策都十分新穎。”

 李隆基眼皮子動了動,依然沒睜開:“那便吩咐一聲落實下去,不必叫朕看了。”

 高力士又道:“奴本是這麼想的,只是諸位諫官落筆最後,都誇讚了李拾遺——李白。”

 李隆基夢中驚起:“誇他幹什麼!守匣子守得好啊?”

 高力士硬著頭皮:“諫官們說,李拾遺啟迪了他們的靈魂,七娘子溫暖了他們的脾胃,這才叫他們悟出一點良策。”

 李隆基面無表情,抖落一身雞皮疙瘩。

 朕倒要看看,這父女二人又在成什麼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