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瞳 作品

44.竄天地老鼠。

 譚娘子無奈地遞了個眼神給七娘:“看吧,我就說你阿翁要氣呼呼回來。”

 七娘彎著眸子樂,起身親自給張九齡遞了一碗熱湯:“張阿翁您彆氣,遇上什麼事說出來,人多力量大。”

 張九齡抬眼瞧了七娘,笑得不像個好阿翁。

 丫頭比起上次分別又長高了一些,神色也愈發堅定了,聽從潮陽回來的人說,潮陽畝產四石的稻穀也是她所為。

 張九齡鬼使神差,開口考校:“七娘啊,來了嶺南這麼久,可聽你阿耶提起過‘陳寧馮冼’四氏?”

 七娘挑著眉點點頭。

 這可都是制霸嶺南的老望族了。

 自梁至隋朝,嶺南地區俚僚豪酋的勢力上升,累累出現蠻亂,朝廷一方面頻頻出征平亂,另一方面則開始以豪酋出任州郡官職。久而久之,嶺南道便以陳、寧、馮、冼四氏望族為首,再加上各地如潮州窯周氏這樣的中堅力量,形成一張盤根錯節的關係網,從而牢牢把控著整片地域。2

 地方勢力做大,則代表中央下派的官員自然勢弱。

 張九齡這個名義上的嶺南道老大,不好當之處也在這裡。

 七娘琢磨過了箇中關竅,仰頭問:“阿翁,是這四氏阻攔我們修路嗎?”

 張九齡苦笑:“你猜的沒錯,嶺南各處要道開鑿,動了這廣州城陳氏一族的利。”

 這幾日,陳氏藉口郴州騎田嶺、永州九嶷山、萌渚嶺等山嶺如當年的大庾嶺一般耗費人力,容易誤了明年的耕種。他們藉此煽動民怨,想逼退張九齡這個五府經略討擊使。其餘各家也觀望著不表態,因而一時半刻,修路徵用役夫的事情還沒提上日程呢。

 七娘聽得一愣一愣的,半晌嘆道:“這些俚僚膽子倒是很大嘛,把陛下的旨意當成屁……”

 “誒!”張九齡連忙伸手捂住七娘的嘴,意味深長點了點門外,“小丫頭,莫淘氣。別以為到了嶺南,陛下就不會派人來責罰你。”

 七娘扁扁嘴,心想,陛下派人盯著張阿翁,卻不管管這些俚僚豪酋,真有意思。

 張九齡似乎猜到了七娘的心思,用食箸沾了茶湯,在桌上落下一個馮字。

 七娘眨眨眼,湊近低聲問:“馮氏?他們在朝裡有人?”

 張九齡笑笑,抹去馮,重新落下一個高字。

 七娘恍然大悟。

 在長安呆了幾年,她最熱衷的便是聽些宮牆內外的八卦。這其中,自然少不了當今陛下身邊最親近的內侍——高力士的。

 高力士本姓馮,家遂藉沒後,充為內侍,後為高氏所養而改姓。這在京師已經不是秘密。3

 只是沒想到,八卦裡那個落魄的馮氏,竟然就是今日嶺南四氏中的馮氏。

 高力士是嶺南人,又一貫謹小慎微未曾犯過什麼大錯。所以,馮氏的人不好動。

 七娘明白了張九齡的意思,又問:“只有他嗎?”

 張九齡無聲嘆息,又在筆跡幹掉的桌上落下一個楊字。七娘幾乎是第一時間想到了楊思勖——那個欺辱華嚴寺悲田坊,曾經充作驃騎大將軍的宦官。

 七娘對高力士的印象談不上好,但若說這人是個徹頭徹尾的壞蛋,卻也算不上。頂多……就是個愚忠的人。

 但楊思勖不一樣,為了往上爬,他是樂意以鮮血與屍骨做腳下登天梯的。

 “楊狗賊…竟然也是嶺南人?”七娘忍不住問。

 張九齡無奈拍了拍七娘的手:“小娘子家,好好說話。這人本姓蘇,出身南土蠻族豪酋,楊是立功之後的賜姓3。這次陳氏能如此堅決反對,背後少不了蘇氏和楊思勖在撐腰。”

 七娘聽得小臉皺成一團,半晌咋舌道:“嘖嘖,張阿翁,你不容易啊。”

 張九齡被這一副小老頭樣兒逗笑了,心中總算放鬆幾分。

 這麼複雜的歷史遺留問題,即便不吃飯也不能一下子就解決乾淨了,還得徐徐圖之。幾遭貶官的張都督深諳這個道理,索性按著小丫頭坐回去,再給譚娘子和七娘都盛了碗羹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