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瞳 作品

45.圍魏救趙 一更

 這大唐是屬於地主與家犬的盛世,而非窮者的飢餓盛世。

 阿尋搖了搖頭,收回神思笑道:“不過太白先生的政令能夠這麼快見效,卻也不全是佈告與新興鄉稻穀畝產的功勞。”

 朝不保夕的佃農,對新事物總是帶著幾分探究畏懼。李白的政令雖然是好事,但如果僅僅被動等待,很難說會不會有人帶頭邁出一步,重落戶籍。

 好在,於主簿默默探頭支了個招,招數也如他這個人一般老奸巨猾。

 “那日張榜,是三個小乞丐打扮成周家田莊佃戶的人,帶頭煽動了周圍的佃農。”阿尋接過戚翁遞來的自釀酒品嚐一口,繼續道,“加上縣衙也有人扮作布衣,裡應外合,這才有了周圍五縣百姓湧入潮陽的盛況。”

 戚翁聽到真相,怔愣一瞬,便被酒嗆得連連咳嗽起來。

 原以為七娘子已非尋常人,哪裡能想到,這縣府的諸位竟都不是省油的燈。也不知縣尹大人能否控得住場子。

 戚翁轉念又想到了周氏。

 周氏的大爺周邦耀背靠廣州陳氏,可絕非好糊弄的主兒。

 戚翁不放心,遂擔憂地壓低聲音提醒:“小老兒在潮陽也算呆了大半輩子,不瞞尋郎君,這潮陽縣令四年一換,有時不滿四年也會因為意外更換,還從未見過……能鬥得過周氏的官身。此番,李縣尹看似勝了潮陽望族一頭,只怕,日後卻要被周家大爺磋磨啊。”

 這話正中了阿尋的心思。

 七娘不在,若太白先生被人針對,他都不知該如何傳遞消息求援。

 處事依舊可見幾分青澀的郎君肅了眉眼,先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這才抓住重點問:“您方才說,潮陽縣令有時不滿四年也會因為意外更換。這話是何意?”

 戚翁嘆了一聲:“潮州地域靠著惡溪,每年春汛時,倒灌淹田之事不在少數。”

 “數十年前,曾有一位姓趙的縣尹,是個好官。他想在距城三十里處建立一座測水亭,藉以興修水利惠民。為此,也與這潮陽城望族明打明地對著幹過,你若去問城中的老人,定然都還有印象。”

 阿尋追問:“然後呢,這位趙縣尹如今人在何處?”

 “測水亭建立初始,一場春夜大雨,叫趙縣尹被淹死了惡溪水中。”戚翁意味深長又補充道,“連屍體都沒能打撈上來。”

 隨著老丈一聲嘆息,阿尋不免攥緊了手中的酒杯。

 這幾日潮陽增戶眾多,明明該是屬官們最忙碌的時候,可他早上出門時,卻看到周縣丞邀了太白先生去赴宴。

 可千萬別是一場鴻門宴啊。

 *

 潮陽縣城,周家府邸。

 李白單刀赴會,正舉了酒杯,與在座以周氏為主的望族家主們共飲。

 酒是好酒,博羅縣出產的博羅美酒裡帶著一股桂花的香氣,因而這酒也被當地俚僚稱作“桂酒”。李白走遍了名山大川,品嚐無數佳釀,都不得不承認,嶺南所產的酒,獨有中原所不具備的風味。

 他自是不擔心周家大爺會在酒中用毒的。

 嶺南人雖然好製毒、用毒,但他今日是受了周縣丞的邀約,前來赴這一場鴻門宴。他若出了事,周縣丞跑不了問責。因而,即便在座豪酋都恨他恨得牙癢,也不得不按著火氣,大家坐下來好好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