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封號漢王

 沉睡在骨子裡的熱血奮鬥和雄心壯志徹底甦醒了。 

 “兒臣朱林,願為父皇大哥守衛邊疆,開疆拓土,作為兒子要自力更生,怎麼好依靠父母,這不是啃老嗎?兒子不要土地,願為大明徵戰。” 

 “兒臣朱樉附議。” 

 “兒臣朱棡附議。” 

 “兒臣朱棣附議。” 

 其餘皇子的熱血被朱林點燃,他們自然不甘落後。 

 “好好好…我的兒子們長大了,你們有如此的雄心壯志,為父真的很高興,這望子成龍的朱元璋瞬間有一種老淚縱橫的感覺,沒有什麼比兒子懂事,兒子出彩,兒子有才能更讓做父親的高興的。” 

 “陛下雄武感念蒼天,四位親王上能體恤君父,平可以敬愛兄長,下能夠愛惜黎明,此乃大幸,此乃大興之召啊。”韓國公李善長馬上拍馬屁。 

 “不錯,我的兒子自然要為國開疆拓土,想我從一介布衣百姓都能到這九五至尊之位,我的兒子自然也能繼承我的雄心壯志。” 

 “四位親王封地暫且不變,這是當父親的分給你們的,等你們日後成長再交還回來,父皇永遠為你們保駕護航。” 

 “宣佈第二道聖旨。” 

 “漢王朱林賢德勇武,賜婚臨安公主朱鏡靜…待到漢王及冠晚婚。” 

 退朝之後,朱林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出去的,他恭恭敬敬的接旨並沒有拒絕,等他走出奉天殿之後,太監王景弘將他攔住,說皇后和皇上有事見他。 

 失魂落魄的見皇上可不好,朱林急忙的收攏思緒,其實自己被賜婚的事情,他早就可以猜測到了。 

 來到了坤寧宮,通報之後進入其中,朱元璋和馬皇后已經在裡面等待。 

 “見過父皇,母后。” 

 “老五出息了,沒有想到你有這樣的雄心壯志,居然想著打仗為大明開疆拓土。”馬皇后笑著說。 

 “那自然,身為皇上的兒子,自然要為皇上分憂,大明雖然強大,但比之漢朝的威名、唐朝的繁華、宋朝的富有、元朝的廣闊還是差了一些。” 

 朱元璋原本還面帶微笑,但聽到朱林這麼說,臉色又有些僵硬了。 

 “但這並不是一代人的努力,想要一個國家可以千秋萬代,必須要世世代代的努力賢明,秦朝奮六世之餘烈,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六代人兩百年的努力。 

 終究在秦始皇嬴政的手中得到統一,這並不是秦始皇一人的功勞,秦始皇的功勞在於統一六國開創皇帝制度,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徹底結束了五百多年的亂世。 

 但是隻是秦始皇一人的功勞嗎?顯然不是他的前六代也依然功不可沒,但是鳩鳩老秦只在二世而亡,國祚只有十四年,可笑還是可悲。 

 無異於,與繼承人的培養,扶蘇過於仁厚,結果被趙高害死,最後,由無能的胡亥繼位,橫徵暴斂,虐民害民。 

 秦始皇再強,但是他的壽命終有盡頭,皇上雖然被稱為萬歲,難道真的能活到一萬年嗎? 

 自己的壽命有盡頭,想要讓王朝長久不斷的延續,一定要注重後代的培養,只有皇子們將國家的重任擔負在肩頭,為國為民代代努力,延續上六世,六十世,是乃至六萬世。 

 這樣王朝才能延續下去,大明才可以長久昌盛,所有的短命王朝都沒有注重後代的培養,隋朝是一樣的例子。 

 “父皇,只有您的兒子,我的兒子,我們兒子的兒子一同守護江山,才能千秋萬代,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我們生下來就不是享樂的,我們要守護好您的江山國土啊。” 

 朱元璋有些出神,有些動容,朱林的話直擊心窩,秦始皇如此的耀眼,但是秦朝卻二世而亡,這就是沒有培養好繼承人,他的兒子過於享樂,亡了國家苦了百姓。 

 他朱元璋讓大明成為最偉大的王朝,要讓明朝千秋萬代,要讓自己可以和始皇帝在功德上一較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