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秋 作品

第11章 葬禮民俗

 大塊完整的木材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比金子還稀有,但因為沒有風雨,所以只要做好防蟲獸,一件傢什可以用一輩子。

 而生火用燃料就相對豐富了,各種長長短短的草拔起來後,不用特意去晾曬,就會乾枯成為上好的燃燒用乾草,也因此火化掉逝者的一切,能成為大巴人的傳統習俗。

 隨手提溜起一根草莖,能肉眼可見的在枯萎褪色,薄薄一層綠皮下面掩蓋的是大地荒蕪匱乏的本質……

 其實不用去拔,每天都有大片大片的綠茵地枯萎,但同步又有新草萌生著,牧剌漢觀察過這片大地神奇的“新陳代謝”,呼吸間的消亡新生。

 彌壟龍大草原不留人造物,遊牧搬遷是適應大自然的結果。

 普通大巴人的一生就在拆拆遷遷中度過。

 之前早餐,在牧剌漢啃餅子到一半的時候,僅僅三個女戰士,就把回字的“小口”的聯排營帳給拆了個乾淨, 那一個人叫獸嘶,泥土草皮飛揚,充滿了一種“在路上”的感覺。

 匆匆忙忙。

 牧剌漢早已習慣這種急吼吼的氛圍,三兩口乾完老湯,盤子丟給收拾餐具的牧口,剩的餅子可以邊走邊吃……接過萬巴拉遞過來的“洗手液”擦擦,戴上手套護具,轟趕周圍一直撩自己的歌勒貝一起幹活……

 歡聲笑語。

 勤勞健壯的歌勒貝們,抱著十米多高的箱子堆健步如飛,叉車一樣,扛著20來根4米高的木樁健輕而易舉,像是集裝箱長了兩條腿……限制她們搬運不是重量,而是貨物的體積形狀。

 這一堆堆材料物資搬上畜力貨車後,就算有輪子幫助,駝獸們都拉得艱辛無比。

 而牧剌漢這邊只順手搬了一輪,就開始遊手好閒,在營區閒逛了起來,一如既往,腦動手不動……

 邊長85米的營區,不一會兒就收拾一空,牧口們趕車列隊,收拾牧群,歌勒貝們則開始以原來的營地中心空地為圓心,大面積犁地翻土……把特意留下的一捆捆木樁往地上一橫,擀麵杖一樣,推動以噸計的泥土,堆砌夯起葬禮祭臺……

 “噸”、“米”,這些質量長度單位,牧剌漢是根據自己的身高體重估出來的,跟地球標準單位絕對不一樣,但這邊世界的度量衡十分混亂,所以牧剌漢乾脆就搗鼓自己的“地球公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