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秋 作品

第53章 王國

 曾經在跟公主老婆們閒聊時,聽她們講外國戰爭的故事,輸輸贏贏,來來去去都是割地賠款、稱臣和親這些事……

 牧剌漢聽多了,也隱隱聽出了些東西,外國很少跟很遠的他國進行戰爭,也就是不存在“不同文明之間的碰撞”,可以說基本都是“內戰”,都是附近“熟人”打來打去。

 其實就是社會生產力客觀條件對帝國最大有效控制範圍的限制,做這方面知識視頻的博主多了去了,波斯、羅馬、阿拉伯、漢唐極限疆域,與其說是受限於國力,不如說是受制於當時通訊、交通、保鮮等等科技。

 羅可西翁世界絕對擁有能有效統治整個彌壟龍大草原的生產力與科技,不用像牧剌漢這樣,必須組織巡視軍,靠常年遊蕩在整個大草原上,來展示、行使自己的王權。

 如果走方案三,談判這條路,可以提出科技條件,要求羅可西翁對隆剌王國進行技術轉移,就能提高王國的有效統治力了……然而牧剌漢完全不想跟他們接觸,見面別說對話,沒有撕碎都算給面子了,大巴人民眾方面更不懂和平談判什麼的,反正打就完事!

 方案一全是硬傷,沒有可行性,方案二跟方案四,則全是想當然……於是一通討論下來,四個方案全部排除。

 但是可以把方案一和二結合起來,讓撒遍大草原的聚落,不是聚集到熟鐵城來,而是互相之間靠攏,保持個能相互支援的距離,也就是組織進行一場全國性質的“圍獵”活動。

 用地球話來說,就是“狼群戰術”……

 “圍獵”是大巴人遇到異怪乃至古聖時,結成一種或攻擊或自保的“遊獵陣型”,規模最多一兩個聚落。

 大巴人聚落之間,平常為了不爭奪資源,不會打照面,都是隔著老遠,在還看不到的距離上,就往相反方向移動,繞著大聚落的地盤走,無緣無故接近會被認為是敵對行為。

 而圍獵就是會互相接近的緣故之一。

 於是最後,“全國圍獵”這第五種方案,獲得了全員認可,牧剌漢當即下令,安排人手連夜出發,把羅可西翁來襲,以及隆剌王的應對之策通知到每一個聚落,要每一個大巴人都武裝起來,全面做好戰爭準備!

 大巴人可是名副其實的全民皆兵。

 將軍大臣們全部離開講臺,熱熱鬧鬧地跑出王國大帳,跟廣場上、王宮外的跟班們做交代去了,跟班們又會散去全城做通知,城內人手就開始一波波出城離去,消息就這樣一層層靠人力傳遞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