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50 章 050(一更)

 就連武媚娘將一杯涼飲擺在他的手邊,也沒讓他的怒氣有所削減。

 他甚至都沒將目光分到枕邊人的身上,將桌案一拍,“長孫無忌簡直欺人太甚!”

 重啟洛陽為東都的建議還是出自武媚娘之口,她當然知道今日陛下就是去討論這件事的。

 會得到這樣的結果,尤其是陛下和長孫無忌直接起了衝突,真是一點也不奇怪。

 可話是這樣說沒錯,該說軟話的時候,還是得說兩句的。

 至於這到底是軟話還是在火上澆油,她又到底希不希望長孫無忌徹底倒臺,讓她能有進一步獲取話語權的

 機會,她自己心中有數。

 “陛下還記不記得,當年您在前往萬年宮前我曾經同您說過,您其實並不捨得毀壞掉那張大床,現如今難道您就捨得嗎?”

 武媚娘繼續溫聲安撫道:“這畢竟只是我以未曾參政之人提出的建議,其中或許真有不少未能深思熟慮之處,在太尉看來多有不妥。”

 “太尉年歲漸長,若因在此事上規勸於陛下而鬧得不可開交,甚至讓太尉身體有損的地步,只怕對陛下……”

 對陛下的名聲不太好聽。

 可她話還未曾說完,因長孫無忌“威脅”而憋了一肚子火氣的李治哪裡還能忍,“有損?”

 長孫無忌會不會真要去撞死在昭陵前頭不好說,他反正是要被氣出個好歹來了。

 他忽然一把將手邊的杯子摔了出去。“那就讓他去死!”

 他話出口的那一刻餘怒未消,可在杯子摔碎在地面上,發出四分五裂聲音的瞬間,李治又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一般,臉上的神情凝固在了當場。

 他撐著桌案,額角不知是不是因為頭疼的緣故繃起了一道青筋。

 依靠著指尖收攏的力道才勉強將其鎮壓下去。

 室內響起了一陣陣瓷杯殘片彈起又落下的餘音,直到徹底變成了一片安靜。

 武媚娘清楚地看到,當所有聲音都平息的那一刻,怒火在這張稍顯柔和的面容上慢慢地淡下去,卻並不是當真全然不見了痕跡,而是變成一種又是茫然又是悵然的神色。

 他用只有自己和武媚娘能聽得到的聲音緩緩開了口。

 他不是在問他為什麼會和舅舅走到這一步——在他決意廢王立武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這種結局。

 舅舅不當他是天子,而當他是李世民的兒子,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對於尋常人家來說不算什麼問題,對於皇家來說,卻是個萬不能存在的事情。

 洛陽為東都,對李治來說最有誘惑力的好處也並不是他自己能住的有多舒服,而是正如媚娘所說,關中的人口能不再以那等不加節制的速度增長下去,超過渭水所能承載的限度,讓他既不必提心吊膽於暴雨季節的河水決堤百姓淹死,也能將節省出來的平倉糧食留到其他的用途上。

 比如說,支持出一個能與他一併金甲告捷於太廟的名將!

 但在長孫無忌的心中,這不是李治勵精圖治,而是他要徹底斷絕了關隴貴胄的希望。

 “我連王方翼都能容,還能為其助力一步,他卻非要覺得我已被人蠱惑了心智。”

 王方翼就是王皇后的那位堂兄。

 他既是個能人,李治自然可以用他。

 天子策御之道本就如此。

 李治的語氣和前一句同樣和緩,像是已經從之前的暴怒之中完全恢復了過來,但他說出的這句話,卻已同上一句全不可比,“好啊,他既然覺得阿耶才是那個明君,非要去昭陵哭上一哭,才能改變我的想法。”

 “那我告訴他,這辦法沒什麼用,他不如直接去跟阿耶作伴

 吧。”

 也算是成全一對君臣相得了。

 ……

 當李治都下定了決心的時候,有些結果便像是滾下山坡的車輪一般,再沒有了被拽回來的機會。

 至於是一口氣撞翻站在山坡下面的人,還是馬車鬧到車毀人亡的地步,既然駕馭馬車的韁繩還在他的手中,他就絕不會對此有任何一點後悔。

 但要料理長孫無忌,徹底搬開太宗一朝繼承下來的絆腳石,並不能像是解決掉褚遂良的情況一樣,可以一道詔令下去,信手就將人給貶謫外派了。

 起碼,這條詔令不能直接由他下達。

 也不能在改建洛陽為東都的詔令前後拿這位太尉開刀。

 ……

 十一月的北方,已經開始落雪了。

 按說外頭天寒地凍,以李治貴為天子之尊,本應當高坐明堂,圍爐取火,享受難得的清閒時光。

 李治卻一反常態地做出了一項決定。

 他要自洛陽動身,前往許州、鄭州,在兩地郊野進行講武校閱之舉。

 這是從千年前就傳承下來的《周禮》,在冬季農閒之時由天子率領文武百官到場。從名義上來說,或者說,起碼李清月在剛聽到這項決定的時候,就以為這類似於國慶閱兵。

 她還覺得,這也真是有怪為難許州、鄭州守軍的。

 明明原本都屬於地方駐兵,結果突然迎來了最頂層的那位領導校閱,讓他們走出中央軍隊的風采。

 但在前往許州的路上她才知道,這出“講武”其實往往是和田獵聯繫在一起的,只是李治沒打算同時進行田獵而已,故而僅僅保留了講武之中的武藝競技,君子六藝之中的射、御就在考察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