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104 章 104(二更)

 先是連夜進攻山中營地,後是匆匆送信,別看這位信使的臉上情緒激昂,卻也有著藏不住的疲憊。

 李清月可不希望有人倒在這裡。

 “對了,我會再喊一個特殊的聽眾來,你記得將戰事講得越詳細越好。”

 這個特殊的聽眾——自然是黑齒常之。

 由李清月來說什麼任存山戰局已定,他說不定還要覺得,這是她在欺騙於他,可若是由一個親身參與過戰事的人來說,有著種種詳盡的信息,便沒有那樣多的問題了。

 黑齒常之木著一張臉,聽著這信使從他們如何上山,如何攻破那處小寨說起,直到對山中殘局的收拾。

 他原本便已在這幾日間頹然下去的面色,在此時只剩下了真相終究來襲的唏噓。

 他轉頭朝著李清月望去,問道:“公主不必迂迴說事,為何非要讓我提前獲知任存山戰果,總該給個理由吧?”

 李清月揚唇一笑,“也沒別的理由,就是你也知道的,埋葬陣亡戰士,修築運糧道路這些事情都還缺人呢。我看黑齒將軍身強力壯的,不如帶人一起去幹點實在事?”

 黑齒常之:“……”

 怎麼說呢,這位安定公主卸下了甲冑後看起來的年齡越發得小,甚至笑起來的時候還很孩子氣,偏偏她話中的謀劃算計,就差沒有直接表現在臺面上,也只讓人想到“老奸巨猾”四個字。

 黑齒常之嘆了口氣,“那麼勞煩公主讓人帶我去吧。”

 都說了是造路搭橋,埋葬屍首了,難道他還會拒絕嗎?

 黑齒常之一邊往山城下走去,一邊又因想到這裡而自嘲一笑。

 他又如何能確定,安定公主今日可以對百濟民眾施以仁政,明日便不會為了唐軍征討高麗而榨乾百濟之人的骨血!

 他也不該忘記,他之前是因什麼理由才叛逆於大唐的!

 但就是在他的臉上的凜冽之氣一閃而過的同時,他的手中被塞了一輛木推車的扶手。

 黑齒常之抬頭,就看到趙文振站在了他的面前。

 他的眉頭不由一跳。

 一看到這個混蛋,他就忍不住想到,當時這傢伙是如何喬裝潛入他的軍營,而後窺探得知他營中有投石機這樣的東西。

 誰知道做一出善事會有這種結果。

 趙文振是立下了大功,可他黑齒常之卻是在此事上狠狠栽了個跟頭!

 然而趙文振已開口打斷了他的思緒:“公主說起碼一個月內不會有戰事,讓我一邊繼續學習哨探技法,一邊監督你等務工。”

 說實話,趙文振也覺得自己挺對不起黑齒常之的,可想到若非他有此嘗試,遭殃的或許就是他的戰友,他又將那點微薄的同情給拋到了腦後。

 “看開點吧,”他以安慰的口吻多說了一句,“起碼快秋收了是吧。”

 百濟百姓能不必繼續經受戰事的磋磨,總是件好事。

 這與黑齒常之所希望達成的願景,其實並沒有區別。

 可他緊接著就聽到黑齒常之用冷靜的語氣說道:“明白了,就是幹完了現在的事情還得參與秋收割麥和軍糧押運。”

 “……”趙文振沉默在了當場。

 這傢伙長得五大三粗,還高得嚇人,但看起來他沒那麼笨啊,一眼就看透了真相。

 哦,也對,要不然,這奇襲泗沘城的任務也不會交給他來辦。

 只不過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了而已。

 而安定公主壓制住的,又何止是這位黑齒將軍呢。

 當劉仁軌領著一批人先行自任存山回返,與此地的其餘要員一併議會論事的時候,李清月便已順理成章地坐在了上首。

 這場針對百濟叛軍的行動,誘敵之策出自她的手筆,百濟將領黑齒常之是在她的策劃之下擒獲,並沒有需要劉仁軌等人發兵回援。

 再加上此番渡海而來的府兵大多對安定公主歸心,足以讓她在這等正式的議會之中,不以劉仁軌學生的身份在這裡,而是以一位主事之人。

 “百濟平亂之事,自然是要報信到洛陽去的。”李清月望著面前的眾人開口說道,“不知誰願意來寫這封軍報?”

 劉仁願被蘇定方授意於留守泗沘城,以泗沘城為核心發起戰事,所以這份軍報原本應該由他來寫。

 結果這位武將老兄在聽到這個問題後,只差沒將“這事別找我”給寫在自己的臉上,連連擺手。

 李清月對於他這種敬謝不敏的表現頗覺好笑,但想想自己本就要將此事包攬在手,以達成自己的目的,便也沒多說什麼。

 只道:“那就勞煩老師協助我完成這封軍報了。”

 劉仁軌頷首,算是接下了這個任務。

 不過他大概不知道,他這位近來表現頻頻驚人的學生,在此刻到底在想些什麼。

 李清月的目光有一瞬在透明的系統面板上定格。

 任存山中的百濟殘兵或許是直到此時才被徹底搜尋完畢,為這座營地易主畫上了一個句號。

 也讓系統面板上的數字忽然發生了變動。

 這座一度隸屬於百濟叛軍的營盤,因為劉仁軌啟程北上的緣故,目前歸屬在阿史那卓雲的統領之下,又因她和卓雲算是主從關係,竟被直接歸到了她的名下。

 雖然還有一個臨時標記,但當她能

 佔據這一片山嶺的時候,她的生命值被延長了兩千多天,也就是六年!

 這對於原本只能活到十歲上下的李清月來說,簡直是一個意外之喜。

 但她很確定,就因為這個“臨時”的說法,當唐軍另外派人看守的時候,這些地方的歸屬會重新發生變化,除非……

 除非她能讓阿耶直接將此地賞賜給她。

 可這個做法太不明智了。

 在評估了領地面積和壽命的關係,以及奪取了“新領地”確實可以增長壽命後,李清月覺得,她其實還有一個更好的選擇。

 但不管怎麼說,在此時她都需要讓人將消息傳回中原,為她在此地的行動再要幾個保障和助力。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她需要從李治這裡得到一個委任。

 別看她和黑齒常之將話說得很是順口,彷彿事實真就是這麼一回事,但她手上那小金魚還是她在洛陽造橋的時候拿到的,真要在戰場上調兵遣將,還完全沒有這個權限。

 既然她已經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她能為大唐征戰,正是響應了李治那個大唐缺少將領的說法,他總不能毫無表示才對。

 就算李治覺得公主沒必要擔負重責,阿孃也應該知道她的抱負,為她從中爭取一二!

 所以這封軍報和額外送給阿耶阿孃的書信,她都必須好好地寫。

 “對了,”李清月又忽然轉向劉仁願問道,“此地駐守的士卒中,有多少是有海戰經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