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113 章 113(一更)

 可即便因為唐軍的到來認清了現實,在聽到接連彙報上來的一系列損失後,金庾信和金法敏相顧而望,還是無可避免地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無奈和苦悶。

 二十二萬石的糧,就在一夕之間盡數不見。

 那是二十二萬石,不是兩萬石!

 就算在王宮和另一處大糧倉處合計還有十多萬石的糧食,他們的庫存也愣是少了三分之二。

 連帶著消失的運輸船也足足有三百多艘,同樣有著不菲的價值。

 一想到這些船已被開到外海,在其上的軍糧被裝載到海船上後便會被放棄,可能未必能被找回來,金法敏就只覺眼前一黑。

 不,不止,他還有別的損失。

 今夜戰事之中光是王都附近的傷亡就有一二千人之多,這還是在他暗示之下不要搏命進攻的結果。

 這些……可都是完全效忠於他金法敏的部從啊!

 隨後到來的還有兄山江入海口船塢的奏報,此地的駐防士卒傷亡同樣不小,而唐軍的小船到底是從何處劫掠得來,也已有了解釋。

 船塢修補也是一筆開支。

 哪怕在一日後他忽然聽聞,在太和江口的船塢處,忽然被送回了一批運輸船,也並沒讓金法敏感到任何一點劫後餘生的高興。

 在這些船塢守軍的話中他聽到,那些歸還船隻的士卒登上了其中幾艘被他們保留下來的小船,朝著海外行去,隨後登上了距離岸邊不遠處的一艘艘海上巨獸。

 他們也不知道在那些船上到底還有多少人手,只知道這些船像是夢魘一般忽然到來,又最終消失在了他們的視線裡。

 而在這一日之中,王都的百姓對於糧倉被劫也已有了各種各樣的說法。

 更麻煩的是,當戰事只波及到糧倉而非是王城之中和周遭百姓的時候,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他們更應該做的是罵新羅國君無能,而不是罵那奪糧的唐軍。

 何況,誰知道這到底是不是唐軍呢?

 金法敏剛剛答應了要為唐軍準備二十萬石的粗糧,若是他不打算違約的話,唐軍是沒有出手搶奪必要的。

 “大王。”

 金法敏強撐著面上的睏倦和怒火,朝著來人看去,疲憊地開口,“又發生了何事???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

 “大唐使者求見。”

 “他還有完沒完了?”金法敏一拍桌子就站了起來。

 要不是他不敢和大唐翻臉,在夜間和唐軍水師開戰的時候,他就該當把劉仁軌斬了祭旗。

 ?本作者千里江風提醒您最全的《[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麼辦》盡在[],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可那人也不該蹬鼻子上臉到這個地步,在這個時候又找到他面前來。

 一想到劉仁軌很有可能會來上一句“這個取糧的許可,難道不是你自己給的嗎”,作為對他的回應,金法敏就覺得自己的胸口像是憋著一團火氣,在下一刻就要以吐血的方式噴出。

 反倒是金庾信已先一步從昨夜的打擊之中緩過了神來,從旁提醒道:“先聽聽看他要說些什麼吧。”

 金法敏深吸了一口氣,“讓他進來。”

 這一次登堂的劉仁軌不僅沒有帶刀,也沒有帶劍,可在他朝著金法敏拱手作禮後,他卻說出了一句更為夾槍帶棍的話,“昨夜新羅糧倉遭災,作為大唐來使,我有一話想問——”

 “新羅王應該不會趁著剛過秋收,強行提高百姓的賦稅以填補虧空吧?”

 金法敏故作鎮定,“使者何出此言!”

 劉仁軌面色莊嚴,凜然生威,“此舉有前朝覆滅為證,我大唐不做此事,也希望友邦莫行此道。若是因大唐徵發軍糧之事,讓大王不得不有此一舉,那就更為不妥了。所以我方願意將這筆軍糧支出改為三萬石,只需在兩個月內由專人運到前線即可。”

 金法敏:“……”

 他的面色變幻了好一會兒,才終於從嘴裡憋出了一句話,“這是自然,也多謝上國體恤了。”

 但在這句話說出的同時,金法敏的心中卻早已罵罵咧咧了。

 劉仁軌他是真敢說啊!

 什麼叫做新羅糧倉遭災,他們願意將新羅上貢的糧食改成三萬石?

 那分明是在他們已經進行了一次打劫後還不知足,要再進行一番搶奪。

 可這句話,又何嘗不是一句威脅!

 金法敏這個剛剛上臺的新羅國王,是因為兵權在手,又有大唐的助力,這才能夠坐穩這個位置。

 因他不是聖骨,所以他不能失去民心。

 因還有倭國和高麗在側,他不能失去大唐的支持。

 這就意味著,正如劉仁軌所給出的說法一般,他不能將這筆糧草的損失直接扣在唐軍的頭上。或許民間可以有這樣的猜測,但起碼在明面上他不能這樣說。

 他也不能因為這筆糧草的損失,貿然從秋收後的民眾手中掠奪。那麼相比之下,迎戰高麗的唐軍願意減免軍糧,和他就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他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將這件事情定性為海寇劫掠!

 這二十二萬石軍糧,就算是他白白給唐軍的支援了。

 ……

 當送走了劉仁軌後,金法敏頹然地靠在王座上,目光有一瞬放空。

 直到過了好一會兒,金庾信才聽到金法敏說道:“你說,我和大唐玩什麼心機呢?”

 他不想給,但唐軍可以直接來拿。

 他想要百濟的土地,唐軍也可以不許他插手,在他撤兵之後自己平定百濟的動亂。

 金庾信也同樣有些後悔,開口答道:“我此前不該給大王提出這個建議的。”

 這意味著,就算金法敏不願意吞下這口窩囊氣,非要將唐軍舉動公之於眾,唐軍也早已有了個新羅官方給出的藉口。

 金法敏擺了擺手,“罷了,這不關你的事。”

 這個決定歸根到底還是他自己做出的。

 在已經有了物質損失的情況下,他不能再和國中的頭號權臣關係弄僵。

 “只是要勞煩大將軍做一件事了。”

 金法敏像是經過了長久的權衡,最終還是給出了這樣一個決定:“半個月後,你就帶著一萬兵馬以及五萬石軍糧北上協助大唐作戰吧。”

 在險些直面唐軍壓境的危機之後,他必須做出點什麼來彌補這份關係!

 再怎麼想要漁翁得利,也得先活著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