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開 作品

第248章 變法的本質

 李安搖了搖頭,說道:“這是目的,並不是本質。 

 也有可能二者皆有。 

 范仲淹在《答手詔條陳十事》中提出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長官、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十件事。 

 第二個可能則是守舊派知道改革會觸動他們的利益,即便改革的刀子還沒對他們砍下,他們就開始反對了。 

 古代王朝更迭,都是因為財富資源往少數人手裡流去,這一點是改變不了的。 

 李安見海文仁不說話,繼續說道:“其實要想變法改革,就需要弄懂變法的本質是什麼。” 

 所謂的昏君更多是一個催化劑。 

 即便是秦皇漢武來了,也沒能力解決這個問題。 

 就說土地兼併吧,那些明君難道不知道土地兼併的危害麼? 

 但是他們在位期間,土地兼併依然存在。 

 只是這種情況會慢很多罷了。 

 而王朝滅亡,新朝建立,就是一個從新分餅的過程。 

 只不過改革是文分,而改朝換代則是武分。 

 改朝換代的過程中,會有無數人死去,等重新建立秩序,那些死去的人空出來的餅,就能拿來分了。 

 海文仁心中一振,沉思許久,苦澀道:“老夫一大把年紀了,還沒你看的透徹。” 

 “子謙,那軍隊應該不在分餅範疇吧?”一旁的蘇轍忍不住問道。 

 李安微微搖搖頭,“軍隊最大的弊端在於冗兵,大宋養了百萬大軍,國庫的錢糧,有六七成都用在了軍隊上,讓朝廷財力不堪重負。而這些錢難道都用到了實處麼?” 

 確實,大宋實行的是募兵制,需要給將士發放軍餉。 

 但是大宋朝廷的收入,也是歷史上所有朝代中最高的。 

 甚至宋朝時期的財政收入是唐朝的數倍。 

 如此龐大的收入,用在養軍隊上就要花費六七成。 

 要說這其中武將沒貪,誰信? 

 對軍隊的改革,一樣要觸動那些武將的利益,搶他們的大餅,武將們能樂意? 

 “變法的根本就在於支持者,支持的人多於反對的,自然能夠成功,反之亦然。但是實際上支持變法的只有一些心懷天下或者想通過變法,像官家展示能力,獲取更高更大的權利。而這些人,在官員中佔比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