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開 作品

第266章 宋朝文人太會玩了

 第266章 宋朝文人太會玩了 

 蘇洵並不算一個古板的人,但是在教導兒子方面十分卻十分嚴厲,不然也不可能把兩個兒子都培養成才,同時金榜題名,成為佳話。 

 蘇軾性子豪放,有些跳脫,因此沒少被父親訓斥。 

 這導致蘇軾並不喜歡和父親單獨相處。 

 於是出發的時候,蘇軾便蹭了李安的馬車。 

 馬車上,蘇軾笑道:“子謙,相傳這個驚仙樓,大宋開國沒多久就建立了,至今已有百年。每年汴京的中秋詩會和上元詩會都是在那裡舉行的。至今已有近百年,可惜能在四樓牆壁上留下詩作的,寥寥無幾。 

 可惜我不怎麼會詩詞,不然倒是要爭上一爭了。” 

 別看蘇軾在後世被稱為詞仙,但是人家在詩詞上完全屬於半路出家。 

 李安記得後世有人研究過蘇軾的詞,發現蘇軾流傳後世的詩詞,都是三十多歲才寫的。 

 因此人家說他不怎麼會寫詩詞,真不是謙虛。 

 當然了,作為一個文人,還金榜題名了,詩詞不可能不會,只能說現在的蘇軾會寫,但是不精。 

 相反,最開始的詞牌名和韻律格式都是唐朝流傳下來的。 

 蘇洵二十多歲才發奮讀書,一心為了考取功名,自然沒有心思研究詩詞。 

 加上蘇軾金榜題名後,意氣風發,一心想著施展自己的抱負,自然沒有心情研究這些。 

 而這些詞牌名還有個前綴,那就是教坊司。 

 說白了就是勾欄瓦舍那種地方唱給客人聽的。 

 後世猜測,蘇軾之所以前期沒有什麼詩詞流傳,是因為受其父親的影響。 

 “以子瞻兄的才學,若是用心,必能做出流傳千古的佳作。”李安笑道。 

 古代有名的詩人詞人,都有個共同點,基本都鬱郁不得志。 

 簡單來說,在唐朝所謂的詞牌名其實是一種固定韻律的唱法,而詞其實就是歌詞。 

 蘇軾並沒有聽出李安的意有所指,笑道:“你說的倒是和家父有些不謀而合。不說這個了,子謙,詩詞準備的如何了?若是你今天能在詩會上揚名,來日汴京可都會傳唱你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