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開 作品

第266章 宋朝文人太會玩了

 詩詞在古代雖然受文人喜愛,但是畢竟只是小道。 

 或者說前期的蘇軾太過順暢了。 

 蘇軾的詞受後世人追捧喜愛,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蘇軾之所以能寫下這些詞,究竟經歷了哪些。 

 這也是為什麼古代詩詞大多都含帶著很深的隱喻。 

 其實在李安看來,更多的是閱歷。 

 “子瞻兄只是沒把心思放在這上面罷了,不過詩詞總歸是小道,不在這上面費心,也是對的。”李安說道。 

 而兩個兒子在他的影響下,也對詩詞不怎麼重視。 

 詞這個東西在唐末之前一直不受重視,之所以如此,並不是唐朝人不寫詞。 

 因為詩人詞人都是感性的,當他們鬱郁不得志的時候,就需要文字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情感。 

 “哈哈,子謙說笑了,我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作些詩詞糊弄糊弄那些青樓女子尚可,流傳千古不敢想。”蘇軾搖頭道。 

 後來是受了挫折和打擊,才開始用詩詞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自然難登大雅之堂,但凡有點身份的文人都不屑去寫這些。 

 到了宋朝經濟繁榮,朝廷又優待文官,宋代官僚階層中,有條件的官員,沒有一個不蓄養家妓,這種歌妓輕歌曼舞的生活方式,強烈地吸引著很多文人墨客,並刺激著他們的創作靈感。 

 上行下效,詞慢慢就成為了主流。 

 很多人把詞的盛行,看做是文化的興盛。 

 但是李安看來,更是一種悲哀。 

 並不是說李安對詞有什麼偏見,相反詩詞他都比較喜歡,並沒有任何偏見。 

 正是這種安逸的生活,腐朽了上層階級。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句詩是最真實的寫照。 

 “呵呵,到時候子瞻兄就知道了。”李安笑道。 

 蘇軾啞然一笑:“子謙還打起了啞迷,那我可就拭目以待了。” 

 一路閒聊,大約半個時辰左右,馬車停了下來。 

 李安和蘇軾下了馬車,一棟五層樓高,似塔非塔,氣勢恢宏的建築出現眼前。 

 驚仙樓呈六角狀,每層的六個角都有個飛簷,上面掛著一串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