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開 作品

第374章 最後一題

 之所以自請,很有可能是官家的態度讓他心灰意冷。 

 從客觀的角度來說,新政失敗確實不完全怪官家,但是在對待范仲淹等人上,他表現的過於涼薄了。 

 李安思慮許久,提筆寫了起來。 

 在李安看來,官家想要的答案,無非是新政失敗,責任不在他。 

 而且責任也不能在范仲淹等人身上。 

 不然他完全可以抹黑范仲淹等人,沒必要為此耿耿於懷了。 

 因此李安在答題的時候,側重點放在當時的局勢上。 

 晉朝滅吳能統一天下,和當時的局勢有關,那時候吳國內部混亂,君主昏庸,人才凋零,才有了滅吳的機會。 

 而淝水之戰的結果也是局勢,當時前秦連年征戰內部非常混亂,並沒有把滅掉的勢力完全消化掉,就急於想要統一男方。 

 其實就是在告訴官家,當初失敗不怪你,是因為局勢不合適。 

 至於後面的也簡單了,從用人上方面來答。 

 引用了歷史上一些善於用人的例子,和一些重用奸臣的例子。 

 光是如此肯定不行,若是這樣,好像在把責任往臣子身上推。 

 李安可以做到為了功名,違心的答題,但是卻做不到去抹黑范仲淹那樣的人物。 

 在最後,李安引用了一些歷史上的例子,主要是為了表明一個觀點。 

 用良臣,即便有些事情失敗了,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和動盪。 

 簡單來說,就是在告訴官家,當初變法失敗,責任並不在於官家也不在范仲淹他們身上。 

 是局勢的問題,正是官家用了范仲淹他們這些能臣,在新政失敗後,並沒有造成什麼大的動盪。 

 寫完後,李安停筆檢查了一下。 

 這隻能算是文章大綱,需要看看有沒有什麼疏漏,進行增補刪減。 

 用了兩天時間,李安把定稿的文章抄錄了一遍,檢查沒有錯誤的地方,便寫上名字,呼了一口氣。 

 如今會試雖然還有一天時間,但是對於李安來說,其實已經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