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練琴佐老師 作品

第二十三章 父母祭天,法力無邊

“陳秋!陳秋!我剛剛喊你你沒聽到嗎?”

陳秋抬起頭,發現聽力分析的老師正站在他的面前,又氣又無奈地開口道。

“不是,我知道你耳朵好,但是這不是你上課聽歌的理由啊,來來來,來給我把那個作品講一下來,講不出來你就等著吧。”

說罷,聽力分析老師氣沖沖地回到了講臺,將ppt的音頻打開,音樂從中流淌而出。

陳秋只是聽了一點,便不由得笑了起來,脫口而出道。

“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64,門德爾松最重要的一首小提琴協奏曲,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1845年萊比錫進行首演。

“……”

老師太陽穴略微鼓起。

他是帶班老師,是學校裡的博士,所以說話格外年輕。

他沒好氣地對著陳秋開口道:“我不要你背歷史,我讓你聽力分析,不要藉著自己耳朵好,記憶力好就為所欲為啊!”

“抱歉,習慣了。”

陳秋笑了笑,他將自己手中的文件收起,對著老師開口道。

“最近剛好有人找我,說要準備考試拉這個,然後我同意了,就簡單看了一下,運氣好。”

看著老師情緒不太對勁,陳秋立刻開口道。

“算了,不聊這個,我就簡單說一下我聽到的吧?”

“行。”老師點頭。

陳秋直接開口道:

“首先是曲式,第一樂章採用了奏鳴曲曲式,開局依舊是傳統的主調起手,門德爾松沒有遵循傳統做法讓整個樂隊同時演奏以作為序奏,而是在半小節的分解和旋之後以小提琴獨奏作為開始。

開頭的這段e小調的旋律正是使門德爾松無法平靜的那串音符,門德爾松在之後通過級進音程對主題加以變化,最後結束在e小調上。

經過五度的下降音符之後,樂隊重複了開頭的主題。通過樂隊對主題的進一步發展,第一樂章進入了三個段落組成的連接部,作為進入副部之前的過渡。”

陳秋在自己腦海中稍微過了一下作品的進行,思考著作品,隨後不由得咂吧了一下嘴。

“不過這個樂團是誰?我怎麼感覺好像有點差啊?剛剛我聽到了兩三個細節上處理不夠到位的地方,以及一個眼中的情緒落差,感覺和樂譜上呈現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差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