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練琴佐老師 作品

第120章 這是來自於海音和聲的聲音

 樂團在鋪墊。

 不遠處打擊樂的樂手接過三角鐵,用力敲打。

 三角鐵那獨特的音色出現在樂團之中,音樂之中的情緒在舒緩。

 就如同狂風暴雨後的寧靜,和平的牧歌。

 樑龍聽著耳邊的一切,略微地嚥了一口口水。

 等陳秋的視線注意到他的時候,這才緩緩吹動手中的長笛,給予了一個平靜的音色。

 他們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著第四樂章的到來。

 第三樂章以及第四樂章,也就是最著名樂章之間的那個地方,是一個特別考驗指揮,考驗樂團的部分。

 這個地方的切入,兩個部分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因此需要那種特別乾淨利落的演出。

 他們所有人都注視著陳秋,等待著陳秋的指令。

 但是陳秋卻什麼動作都沒有,只是讓第三部分的人繼續演奏著他們的內容。

 然後……

 轟!

 陳秋的手臂突然抬高,以一個極為乾淨且果斷的力量砸下。

 音樂第三樂章在這一刻瞬間收攏掉最後一顆音。

 而樂團也在這個時候,奏響最為出名的第四樂章。

 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

 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

 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

 威廉退爾的聲音一響起,音樂廳內所有人都不由得笑了起來。

 不管只是過來聽著玩的路人,又或者是喜歡古典音樂的愛好者,再或者是音樂學院的學生老師。

 大家同時笑了起來。

 這個音樂太耳熟了。

 其中很多人在一開始的時候完全沒有聽出來威廉退爾的感覺,畢竟絕大多數人都只是聽第四樂章,因此他們以為陳秋說的可能是另外一首作品。

 但音樂都已經走到這個地方,如果還聽不出來了,那麼就說不過去了。

 這是爭取自由的瑞士革命軍英勇快速的進攻。

 這也是民眾因革命軍的勝利的高聲歡呼!

 這段終曲是由小號獨奏引導的,在銅管奏完序奏後,在刻畫華麗節奏上,開始了大家熟悉的進行曲。

 陳秋在這個地方的指揮空間放鬆了許多許多,並沒有和之前那樣,給予特別多的東西進去,每個地方都有提醒到,讓音樂表現的更漂亮。

 相反,他在這個地方有意識地操控樂團放鬆一點,儘可能地展現自己。

 因為在這邊,樂團裡面所有人都不知道練了多少遍。

 除了陳秋控制著管樂部分,讓他們的聲音不至於太響,將其他部分的聲音蓋住外,其他並沒有操控特別多。

 而樂團眾人則是在這個地方如同演奏嗨了一般,激情地狂奔。

 他們肆意地展現著自己對於這一首作品的熟悉,時不時還與舞臺下的觀眾進行互動。

 在場的氣氛被瞬間炒熱。

 果然,這個才是新年音樂會嘛。

 這個才是和聲交響樂團的新年音樂會嘛。

 在座的眾人基本上全部都是年輕人,年輕人要的是什麼,不就是活力嗎?

 那麼正經,一板一眼做什麼?

 一點意思沒有。

 大過年的,開心一點咯。

 音樂之中一波接著一波的高潮,在樂團眾人的期待,以及陳秋暗中的指引之下,讓在場的所有人都興奮了起來。

 然而,這個並不是終點。

 樂團在結束《威廉·退爾序曲之後,陳秋對著眾人眨了眨眼睛,手中的指揮棒用力一抬,往上一提。

 第二首作品,《拉德茨基進行曲,便在此刻響起。

 不遠處的打擊樂手敲響手中的小軍鼓,跟著陳秋的指引,給予了一個極為準確進行曲的拍子。

 在這拍子之下,眾人快速將自己樂團的部分給翻到,然後提起自己手中的樂器,準備著演出。

 伴隨著小鑔的幾聲脆響,以及大鼓的脆響。

 拉德茨基進行便在這一刻,正式啟動!

 陳秋的手中指揮棒一個簡單的迴旋,強勁有力的引子立刻出現在眾人的面前。

 如同軍隊一般。

 陳秋也在這個時候轉身,看向身後的眾人,對著他們微笑著點了點頭,伸出雙手。

 啪!

 在音樂的拍子上,陳秋輕輕拍打著自己的手掌,給予眾人示意。

 眾人相互看了一眼彼此,瞬間明悟陳秋的意圖,立刻跟著陳秋一同開始給樂團打起了節奏。

 拉德茨基進行曲並不是一首很簡單的,樂團演奏,指揮指揮的作品。

 相比較簡單的樂團和指揮合作,這一首作品其實更多的是在乎一個互動性。

 指揮和觀眾,樂團和觀眾的互動。

 不過有一個問題,就是觀眾其實很多人是沒有節奏感的。

 簡單來說就是他們打的拍子是跟著樂團走的,而並不是和指揮以及打擊樂那種,在自己的心裡有個節奏。

 因此,他們打拍子的時候,很容易會對樂團造成影響,讓樂團跟著他們的節奏去走。

 而如果樂團真的跟了觀眾的節奏去走,那麼就完蛋了。

 因此,雖然很多的樂團都會演奏這一首作品,但是能不能讓觀眾隨便的打拍子,其實也是檢驗一個樂團強大與否的標準之一。

 他們在一開始演奏的時候,其實還是有點猶豫的。

 畢竟說到底,陳秋他手下的樂團其實還是一個學生樂團,如果接不住觀眾怎麼辦。

 但是他們怎麼都沒有想到,陳秋居然率先轉身,鼓勵他們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