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練琴佐老師 作品

第173章 這是來自於海城【和聲】的聲音

 笛聲震顫!

 蘇玥緩緩將口中的哨片吹動,將氣息灌入單簧管之中,帶來無與倫比的絢爛音色。

 在她的音色之下,趙錫帶著中提琴吳明,與第一小提琴秦弦相互對立,碰撞。

 而在所有人的音色之後,艾鼓手中的定音鼓鼓槌帶來的節奏,推動著音樂的前進。

 在音樂之下,芮佳手中的低音提琴,則是將音樂整體給托起,如點睛之筆一般,賦予音樂的靈魂。

 而這一切,全部都在陳秋手中的指揮棒下,跟隨著陳秋的步伐,構建出屬於他們和聲交響樂團的感覺。

 這並不是某個人的樂團,這也不是學校的樂團。

 這個是,他們在場所有人自己的樂團。

 一個由他們構建的,裝滿他們自己榮譽的樂團。

 音樂之中的死亡與生機在緩慢交融,音樂的情緒也變得悠遠。

 從木管到低音,所有人都在傾瀉著他們的情緒,將他們的情緒給予陳秋,讓陳秋去控制。

 而陳秋,則是輕微揮動著手中的指揮棒,將在場眾人的情緒捏合在一起。

 低谷與暗潮的融合。

 光明與黑暗的交融。

 生命與死亡的對應。

 這一切都將被和聲所包容,構建出屬於海音的和聲!

 陳秋的表情平靜,但是他眼角的笑意根本沒有辦法控制。

 此時此刻的他,並不僅僅只是一位演奏者,他實際上也同樣是一位聆聽者。

 只有能聆聽到自己樂團真正聲音的指揮,才算是優秀的指揮。

 因此,陳秋每一次演奏,都會試著去聆聽自己樂團的聲音。

 聽聽看自己樂團有沒有那股獨一無二,只屬於他們自己的聲音。

 之前的時候一直沒有。

 之前二團的時候沒有,只有秦弦稍微能起點作用,帶著樂團前進。

 之前一團二團剛剛融合的時候,他們樂團也是同樣沒有,不過能帶領著隊伍前進的人,稍微多了一些。

 他們僅僅只是按照陳秋的指引去走,跟著陳秋的步伐,去演奏出屬於陳秋的音樂。

 可能加上了一點點他們自己的想法,但是這個想法並不多。

 畢竟雖然陳秋會和他們商量怎麼去演奏,但是很多人並不會反駁陳秋,而是直接接受陳秋的選擇。

 這也同樣是為什麼之前在海城那邊排名的時候,那位評委說是陳秋在帶著整個樂團前進,陳秋用他的實力,拖著整個樂團來到海城第八的原因。

 陳秋對此一直很困擾。

 他並不知道為什麼樂團之中雖然有點凝聚力,可是這個樂團就是沒有聲音,甚至連那種團魂都沒有。

 之前趙梓潼帶著東部師大演出的時候,他們樂團都有那股團魂。

 就是那種,即便趙梓潼很菜,他們也能自己跟著自己的想象,去演奏出趙梓潼想要的音樂的團魂。

 所有人凝聚在一起的團魂。

 海音樂團沒有。

 至於更高一層的,凝聚在一起後,發出屬於他們自己的聲音,這個就更沒有了。

 陳秋當時甚至都在思考,是不是自己對樂團管的太嚴了一些,或者對樂團太過於壓制了,這才讓樂團成為他手中的一個道具,而並非是一支由近百人組成的團體。

 他甚至都有點開始懷疑自己的指揮方針是不是出現了問題。

 然而現在,他終於確認了一點。

 他的指揮沒有問題。

 他手下的樂團也沒有問題!

 只是,他們的聲音出來的稍微晚了一些。

 因為他終於聽到了自己手下樂團的聲音!

 那股名為和聲】的聲音!

 他在用最近的距離,去聆聽著樂團眾人給他的傾述。

 去聽著眾人相互應和,相互配合之下,所誕生出來的聲音。

 這是什麼時候誕生出來的聲音呢?

 陳秋並不知道。

 可能是在他們拿到陳秋手中和聲交響樂團徽章的時候?

 可能是趙梓潼帶著大一新生在練習的時候?

 又可能是芮佳作為低音代表貫穿著新生與老生的時候?

 太多可能了。

 陳秋根本找不到樂團突然能找到他們自己聲音的原因。

 不過這些並不重要。

 因為他並不打算再次複製這樣的成功。

 對於陳秋而言,樂團能發出他們自己的聲音,那麼就足夠了!

 那麼也就意味著……

 擁有他們自己聲音的和聲交響樂團,終於走在了正確的路上!

 他們將會不停地貫徹著這條道路,跟著自己的步伐前進。

 從站穩海城第八,逐漸攀爬,直到攀爬到一個更高峰的位置!

 第七?第五?

 不,最起碼,這支樂團得要回到當年和聲最高峰的位置,海城前三!

 而那時,他們並不再是自己手中的一支道具,一個用來詮釋自己對於音樂思想的道具。

 而是一支真正的,擁有他們自己思想的。

 交響樂團!

 嗡!

 第二樂章的聲音在流淌!

 他們在對著陳秋微笑,在講述。

 小提琴的嘆息,低音的生命脈搏,單簧管與大管的流動,淡淡的憂愁籠罩著整個音樂廳。

 這股憂愁卻發射出如黃金般璀璨的光芒。

 每一顆音的出現,都是那麼的透徹。

 每一次和聲的碰撞,都顯得那麼和諧。

 陳秋與秦弦。

 秦弦與趙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