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練琴佐老師 作品

第二百三十二章 這是波萊羅的和聲

並不僅僅只是艾鼓一人便能達到這樣的節奏。

除了艾鼓之外,吳明所代表出來的中提琴,以及徐書文所率領著的大提琴,他們也在同樣給予幫助。

就如同那鏡花水月。

如果說艾鼓是那花月。

那麼吳明徐書文等人,便是那片安靜的,如同鏡面一般的水域。

掀不起任何的波瀾。

在這如此安靜的節奏之下,陳秋不由得笑了起來。

這樣的詮釋方法,並不是他一個人想出來的。

而是樂團裡所有人一同想出來的。

他們在跟著陳秋的演奏的時候,通過陳秋部分細節的放鬆,他們自己的想法相互進行堆疊後,便產生了這樣的效果。

這種效果的出現,讓樂團和陳秋不由得為之一喜,很快便定下了這種方式為他們的固定演奏方法。

在這樣如深夜遊船一般的安靜感下,陳秋將他的視線看向遠處的宋歌,手指輕微一點。

宋歌立刻會意。

在稍微等了一個音符,等到自己應該進入的地方後,他緩緩鼓動著自己腹部的氣息上湧,將其吐入長笛之中。

氣息與金屬管壁之間的碰撞,帶來一股悠遠的聲響。

悠遠,明亮,安靜。

這是來自於宋歌的笛聲。

雖然他並不是長笛首席,但是他的笛聲相比較長笛首席要更為適合這個的詮釋。

因此,陳秋便將他和長笛首席的位置暫時調換了過來。

長笛首席演奏第二長笛部分,而宋歌,則是來演奏第一長笛,也就是他現在所演奏的部分,

遠處的中提琴以及大提琴依舊在緩緩撥奏。

如此安靜的聲音讓舞臺下所有人的身心都平靜了下來。

他們看著現在正在他們面前演奏的樂團以及指揮,嘴角不由得露出一抹笑容。

很安靜,很漂亮,很好聽。

這個是在場眾人聽到陳秋以及和聲交響樂團hhso後所得到的第一想法。

暫且不去說遠處準確敲打著節奏的小軍鼓,就單純只是討論他們現在所聽到的長笛。

他們不得不承認一點。

陳秋手下樂團的實力很強。

這個長笛的聲音真的太漂亮了。

伴隨著第二長笛的幾聲短奏後,長笛部分的旋律得到了終結。

陳秋將他的視線看向遠處的單簧管首席,給予了他一個簡單的手勢,對著他略微點頭。

單簧管首席同樣會意。

在第二長笛結束的那一刻,他便將音樂接上。

在蘇玥來樂團之前,樂團裡一直都是他擔任單簧管首席的。

直到蘇玥來了樂團後,他這才從單簧管首席降低到了普通成員的身份。

現在在蘇玥離開後,他重回單簧管首席的位置。

經過了蘇玥整整一年的壓迫,他相比較之前的實力要進展許多。

他也更有底氣來詮釋自己所想要詮釋的表達了。

他緩緩吹動著手中的樂器,將自己的氣息完全釋放而出。

雖然對於樂團其他人可能並沒有什麼所謂。

但是對於他而言

這其實是一次證明自己的戰鬥。

證明自己雖然比蘇玥差,但是並不會拖樂團後腿。

自己並不是樂團的那根短板!

蘇玥的存在,讓樂團眾人都以為樂團的單簧管實力強其實是應該的,單簧管實力不強才奇怪。

樂團的單簧管就是應該要成為一臺終極碾壓機器,碾碎阻攔在他面前的萬物。

這樣的感覺直到蘇玥的離去,才勉強終止。

因為全國,乃至於全世界能比得上蘇玥的學生都沒有幾個。

他們看著重回首席位置的單簧管首席,一時間都有一些幻滅。

即便人家的實力也沒有弱到那裡去,可是大家都覺得他是一個短板。

如此赤裸裸的歧視讓單簧管首席悲憤了許久,但也沒有辦法,他的實力就是比不上蘇玥,這天賦的差距能怎麼辦嗎?

因此,他只能不停地練習,不停地練習。

讓自己成為蘇玥最好的替代品。

他如此情緒影響了他的音樂。

這讓他的音樂之中充斥著糾結,無奈,悲鬱的負面情緒。

可是如果僅僅只是負面情緒,他還沒有辦法被陳秋選中,重回首席位置。

因為他底層邏輯之中有一股難以言喻積極向上的情緒。

這種情緒的交融讓音樂的層次感變得極為有趣。

這才終於讓陳秋決定讓他來演奏樂團單簧管的部分。

他用力地吹著自己手中的單簧管,將他自己心中的情緒給完全釋放出來。

在他的聲音之後,宋歌立刻接過了他所遺留的位置,給予第二次回應。

隨後,便是大管,也就是低音管。

他的視線與陳秋相互接觸後,便在宋歌演奏結束後,接過了他的位置,吹響自己手中的音樂。

聲音從一開始長笛的女高音,變成單簧管的女低音,再到大管的男低音。

聲音的色彩產生了數次變化。

如此複雜的變化並不僅僅只是樂器的變化。

還有樂器與樂器之間的配合方式,它們也在同樣產生著變化。

遠處的豎琴在此刻撥動琴絃。

伴奏的部分從一開始的中提琴大提琴,變成了現在的三人。

音樂之中的織體開始有了複雜化的苗頭。

但是,音樂的表達卻格外的清晰。

每一次的重複,他們所表現出來的音樂感覺,卻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如此細節的變化,讓舞臺下的觀眾臉上不由得露出舒服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