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三百九十五章 心學“大弟子”的造詣

 
“這……”唐寅也想說你慎言了。

 
張周嘆道:“伯虎啊,正因為我們是同門,沒什麼避諱的,我才跟你說這個,你要明白,一切影響到皇權之威的人和事,都是為陛下所不容的。我們也應該為陛下分憂啊。”

 
唐寅皺眉,心想,你還真是為皇帝考慮,當臣子當到你這麼沒原則,連宗法和規則都不顧,只顧著成全皇權。

 
不怕皇權的鐵拳有一天落到你頭上?

 
兔死狗烹的事聽少了?

 
唐寅跟張週日久了,似乎也是個直腸子,問道:“師兄就沒考慮過自己?”

 
“什麼?兔死狗烹嗎?要考慮的話,那就早作籌謀嘍?”張周笑著拍拍唐寅的肩膀。

 
唐寅還在奇怪,張周說“早作籌謀”時,為何還要拍我肩膀?

 
其實張周的意思很明顯了,我若不籌謀,不想著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幹嘛讓你去造船?真以為當權臣近佞的會一輩子都得寵呢?

 
現在皇帝需要我去制衡文臣武勳,需要我去幫他平草原,自然會對我千依百順的,但誰知道將來會如何?

 
造反?

 
也要有資本才行。

 
作為一個穿越者,積累資本不應該是從點科技樹開始?為大明帶來的科技產物,一定是要步步推進的,而給自身帶來的科技,那就可以越級發展了。

 
跟唐寅這種大明土著講這個,唐寅是聽不懂的,所以張周能跟唐寅說的,也就僅僅是“派給你的差事好好幹”,或者是“船好好造”這種。

 
土著跟他張周的理念不同,能幫他的只有那些辛苦活了。

 
……

 
……

 
運河上。

 
朱厚照一行也在南下。

 
沿途也能見到不少錦衣衛在找尋太子的下落,但朱厚照精明得很,先跟南下的讀書人混熟了。

 
先認識三個,再從三個發展成一群。

 
南下的錦衣衛畢竟不是人人都可以知曉找的是太子,大概只知道要找尋的是“一個孩子和四個奴僕模樣的大人”,並以此為目標,當看到船上是一群人的時候,很難想象這跟上面要找的人有何關聯。

 
更主要的是,朱厚照南下途中還比較高調,經常跟孫澈、胡峰和公冶平走在一起,甚至還去參加沿途的文會,以至於錦衣衛都壓根沒往他身上去想。

 
這天進入到山東地面。

 
在大明,山東作為孔孟之鄉,受各地讀書人的推崇,到山東地面就會拜訪一些文人,再加上有南京大文會的支持,各地讀書人也在逐漸齊聚。

 
“……這心學呢,最講求的是心外無物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都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這世上一切之理,都是由心來感念的,所知所行要恪守一致,更要用心純良,不能走上邪路。”

 
在文會中,朱厚照自詡為“心學大弟子”,自然要吹牛逼一下。

 
所吹的內容,都是他臨時惡補的,其實什麼心學,他也聽不懂。

 
但他有張周私人奉送的心學典籍,由張周親筆所寫,還帶一些註解……張周從一開始靠皇室來推崇心學時,就想過把朱厚照往心學這方面去引領和發展。

 
沒刻意去招攬這小子當弟子,只能說為將來朱厚照繼位後,推崇心學做一些鋪墊。

 
朱厚照這次要南下南京,也把張周的“小抄”帶在身邊,用以賣弄。

 
文會上的人聽得有點懵逼,道理好像是那麼個道理……但好像這十歲左右的少年郎,見解跟別人還大不一樣。

 
一個姓林的秀才道:“這位小公子,你見解可是很獨到,原來致良知更多是讓人不走邪路,這與理學中所推崇的善惡分明其實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佩服佩服。”

 
“哈哈,只是淺見。”朱厚照一聽別人誇讚,心已經飄飄然。

 
還是小抄帶在身邊,比臨時抱佛腳神馬的有用多了。

 
旁邊有人道:“諸位,我曾看過張先生刊印《心學》典籍的原本,似還真有‘心即理’的說法,這位小公子看似衣著平平,但見識不凡啊。”

 
“哪裡哪裡。”朱厚照繼續在得瑟。

 
這就體現出這時代人追逐學術思想的弊端。

 
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去買一整套的心學典籍回家研究的,有的是靠手抄,有的則是靠他人轉述。

 
很多人其實根本不懂心學是什麼,純粹就是隨大流,說跟風都是好聽的,其實就是“趨炎附勢”,知道張周現在得寵,張周的心學理論還有皇帝背書,那自然都往這邊靠攏。

 
就好像未來齋醮和青詞盛行的時候,不管這是啥玩意,一堆讀書人往上湊,道理是一樣的。

 
“小公子,高姓大名?”

 
“鄙人朱壽。”

 
“朱公子,年紀輕輕,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定能科舉進仕,無往而不利啊。”

 
“哈哈。”

 
朱厚照突然覺得,南下不用見到張周,就在這麼一群書生面前吹牛逼,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