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四百一十一章 朱大才子

 
孫澈道:“如果是跟縣衙打招呼,倒也不算什麼。只是我覺得那位吳先生,好像有點眼熟。”

 
“眼熟?”胡峰不解道,“你見過?”

 
“記不起來了,或許是跟故人相像吧。”

 
胡峰問道:“那我們以後還能來拜訪嗎?會不會……不太方便了?”

 
公冶平道:“難道你們不想知道朱壽兄弟的背景?與他相識一路,他對我們照顧頗多,隨即咱都要還鄉,臨走之前總要問個清楚。”

 
“那回頭再來。”孫澈道。

 
……

 
……

 
宅院內。

 
程敏政和吳雄都是恭謹給朱厚照躬身行禮。

 
“兩位卿家不必多禮,張先生都說了,你們也算是本宮的先生,我南下應天府,身份不宜公開,還望兩位能配合。”朱厚照拿出太子的派頭。

 
說話倒也算得體。

 
吳雄道:“臣自當盡心竭力。”

 
以他這樣在南京長期當府尹的人,上面南京城一堆人壓著,從當權者眼裡,不過是個跑腿幹苦力的官差罷了。

 
吳雄一直有上位的野心,奈何機會不大,南京城裡也在磨滅意志。

 
現在終於有機會拜見太子,好似也是人生的榮耀。

 
張周道:“那三首詩是出自太子之手,奈何世人總有想竊占文名的,程侍郎會相助於太子,將本該屬於太子的名聲,合理歸還。”

 
吳雄急忙道:“臣拜讀過太子的詩之後,深感太子文采之卓然,驚為天人。臣佩服到五體投地。”

 
顯然吳雄也是官場腐朽派的代表,這種人就是在底層的人面前裝大頭蒜,在上位人面前卑躬屈膝,還號稱是有禮有節。

 
朱厚照笑道:“哪裡哪裡,都是張先生指點得好。”

 
程敏政聞言,不由往張周那邊瞅一眼。

 
他本來就懷疑那三首詩是張周當槍手給太子寫的,聽太子此言,他更確信無疑。

 
“太子,臣在這裡擺下酒宴,不知太子是否要宴請一下兩位?”

 
“有酒宴嗎?正好,本太子最近學會了喝酒……咳咳,淺嘗即止,咱一起用膳。”

 
朱厚照一點也不客氣。

 
在客棧裡想每天大魚大肉也不行,一是太招搖,二是朱厚照吃的很多東西,在南京城裡都沒有。

 
別看朱祐樘以節儉著稱,但其實在對朱厚照的飲食方面並沒太刻薄……而且皇宮的飲食配置,就算再節儉,也不是世間普通百姓可比的。

 
……

 
……

 
皇宮。

 
乾清宮內,錦衣衛指揮使牟斌將楊鵬在南京的上報,如實給朱祐樘說明,一旁的蕭敬也聽在耳中。

 
“太子一切都安好的話,那就不必擔心了。”朱祐樘嘆口氣。

 
顯然兒子出走這件事,多少讓他有點心力交瘁。

 
且最近小兒子朱厚煊身體也不適,他很怕一次失去倆兒子,從大喜變成大悲。

 
牟斌往蕭敬那邊瞅一眼,繼續道:“但太子一直住在民舍之中,未曾到過行宮別館,民舍內品流複雜,要確保萬無一失……不太容易。”

 
朱祐樘道:“只要不在皇宮裡,各處還有什麼差別嗎?反倒是在民舍中,更不易為人察覺吧。”

 
牟斌和蕭敬都能聽出來。

 
只要是張周的安排,皇帝總能從各種刁鑽的角度,發現其中的優點。

 
這就是盲從盲信。

 
也不怪朱祐樘,主要是張周做事,從來沒有辦砸過。

 
相對比的,就是朝中大臣,還有他們這些自詡忠心的人,明明一切都盡心竭力,反倒是在一些事上不盡如人意。

 
“另外……太子於南京城內,寫了三首詩……引起轟動。”牟斌這才把他自己聽來都覺得扯淡的事,說出來。

 
“什麼?”朱祐樘臉色本黯無神色,聞言突然瞪起眼來。

 
牟斌這才從懷裡拿出寫著三首詩的紙道:“請陛下御覽。”

 
“快!”

 
朱祐樘興奮便想看看兒子寫了什麼大作,居然能在南京城裡轟動?

 
蕭敬瞪了牟斌一眼,然後才接過紙,給朱祐樘呈遞過去。

 
朱祐樘一邊在看,臉上的驚喜神色愈發突顯,雙面帶著一股紅潤,就好像是春心萌動一般。

 
蕭敬趕緊勸說道:“陛下,龍體為重。”

 
高興也可以臉紅,當然也可以是氣到臉紅。

 
“好,好啊。咳咳……這是太子寫的嗎?”朱祐樘對兒子的管教是有些疏忽,但兒子什麼水平,他還是知道的。

 
朱厚照就算會寫詩,能寫個押韻的打油詩就不錯了,畢竟才十歲,也不求更高。

 
一看這三首詩,就知道不是一般人能寫出來的。

 
別說是兒子……當世有人能寫出其中一首,怕也是能揚名天下了。

 
牟斌道:“據傳……的確是為太子所寫,但有人卻說……此為其所作……楊公公派人調查過,都是一群沽名釣譽之輩,此……的確是出自太子之手。”

 
“咳咳咳……”

 
朱祐樘一邊興奮到咳嗽,一邊其實也明白。

 
什麼出自太子之手……其實兒子就是佔了別人的便宜,而那個人……除了他推崇的秉寬之外,還有誰?

 
(本章完)